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一)
岁月渐渐的流淌,生活中有一些物品,随着岁月,被遗忘在了家中的某个角落。不经意的在抽屉里翻找出一个破旧的小怀表引起了我的注意,它破旧的外表似乎藏着故事。
那个小怀表是属于爸爸的,是爸爸小时候的心爱之物。金龟子的造型小巧可爱,按一下上面的按钮,它的翅膀就会张开,露出翅膀下面的小钟表。但是分针和时针都静静地躺着,不再走动,我想它没有能量了。爸爸告诉我,在他小的时候,中国的技术还不够先进,造不出这样的电子表也没有配套的电池。所有的电子表都来自于其他国家,甚至是偷偷的运输到中国来贩卖。所以爸爸的手表电池用尽了就不再走动失去作用了。
虽然怀表的时间停在了电池耗尽的那一刻,但是历史的长河还是滚滚向前。去年爸爸给我买了一个电话手表,它不仅外形很好看印着可爱的卡通人物,而且功能也非常多。可以用来看时间,也可以打电话,发语音,甚至还可以视频。并且我的手表可以反复充电,再也不存在因为电池耗尽不能再使用的问题。将爸爸小时候用过的手表和我的手表对比,我的手表不管是外形还是功能都完胜。这小小的钟表的变化就可以代表了祖国科技的进步。作文网 zUOwEnBa.Net
这小小的金龟子怀表就是我找到的“老物件”,它记录了爸爸小时候的回忆,也记录了我们祖国的变化,衷心祝愿祖国发展越来越强大和繁荣。
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二)
在我还未“落地”时,我老家就有一把老剪刀,这把剪刀年龄有我爸爸那么大了,是我奶奶随身携带的“护身符”。
从我刚有记忆的时候,我就记住了,老家有那么一把老剪刀。
那时奶奶每天都用它给我剪指甲。
奶奶那时候还总是用这把老剪刀给我剪布料,做一件又一件五颜六色的漂亮的衣服,奶奶做的每一件衣服我都非常喜欢。
这剪刀又锋利又利落,最让我感到神奇的是,一年两年三年……40年过去了,这把老剪刀虽然有点生锈了,又黑又黄,但是他还能那么好用!
你们知道吗?他虽然老旧,但他还漂洋过海去过遥远的德国,坐过飞机呢。这一点我还有点羡慕它呢!
那是年前我还在妈妈肚子里,奶奶去德国姑姑家玩,怕自己别的剪刀用不习惯就把“护身符”也带上了,可见对奶奶来说他可珍贵了。怪不得有一次奶奶找不到他,着急的不得了呢!
刚开始我想不就是一把生锈的老剪刀吗?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老家都换了新颜,这把老剪刀与新家具不协调,我都想扔了它呢!
我很无所谓的对奶奶说:“奶奶,找不到了就再买一把呀,干嘛一直找他呀?”于是奶奶诉说了这把老老剪刀的故事。我知道后,心里也非常着急,和奶奶一起找“护身符”。
终于我在沙发底下找到了奶奶心爱的这把老剪刀,我将老剪刀用砂纸磨了几下,放回了奶奶的柜子中。
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三)
“爸爸,什么是老物件?”
“嗯,就是老底子用的东西,我们去阁楼上找找吧!”
寻宝开始,阁楼上有许多老物件,大人眼中的旧东西,我在阁楼角落里找到了太奶奶的青瓷罐,在旧书桌里翻到爷爷当兵用过的搪瓷杯,在柜子里摸到爸爸小时候下过的军棋等等。突然,我看见旧纸箱里有一个黑色的大盒子,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这是四大件之一的电视机,当时爷爷奶奶结婚时专门买的。”
我又问道:“什么是‘四大件’?”
爸爸说道:“20世纪5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就是四大件,八九十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是新四大件,也是每个家庭都渴望的稀罕物。“芝麻开花节节高”中国70年飞速发展,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早已告别缺衣少食、物质匮乏的时代,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所以现在已经没有“四大件”这种说法了。
“哦。原来是电视机呀,这方头方脑的盒子和我们现在的电视机长相完全不一样啊。”
“以前有电视机就算全村的富豪了,哪家有电视机,人们都拿着小板凳迫不及待地跑去看电视。”爸爸回忆道。
今天寻宝记很有趣,我明白随着国家进步强大,以前那些稀罕物,已经很不稀奇了,但这些老物件承载着远去的历史,承载着对岁月的怀念,承载着一份份珍贵的记忆。
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四)
今年十一假里,去了爷爷家,爷爷家大门口挂着“共产党员家庭”的牌子。吃饭时偶然发现桌子玻璃板下的一张红色照片。一面党旗,前面是爷爷。这张红色照片早已褪色,但那一面党旗,仍在爷爷心中飘扬,红的发紫,黄的发亮,爷爷说,他为自己是党员而骄傲!
爷爷是优秀党员,确实如此。
爷爷是以前村里的会计,在家里有他藏了多年的账本,爷爷说:“这是我的职责,我一定要保管好。”
现在,爷爷已经退休,但账本仍在爷爷的专用柜子里锁着,钥匙挂在爷爷的裤兜里,不费些功夫,还真看不到。
因为爷爷非常认真负责,村里人非常信任他,希望爷爷能管理老年协会资金、村工程资金等的账本,爷爷也仔细的保存账本,并“不拿公家一分钱,认真做好每一事。”
有些时候,邻居家发生了争吵,他们也会请爷爷去主持公道,对爷爷非常信任。
我还找到了爷爷的党员证。这本2009年7月9日发出的小红本除了封面金字有些褪色,其他看不出它已有10年历史了。
爷爷是1978年10月7日入的党,已经成为党员41年了。为了保持学习,在杭州的这一场段时间里,爷爷特地加入了临时党支部参加学习,坚持“活到老,学到老”。
我的感想:
知道了爷爷的故事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做对祖国有贡献的人。做事像爷爷一样,勤勤恳恳,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
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五)
外婆家的卧室角落有一台老电视。据说,它的年龄并不比妈妈小多少。
它的外壳本是淡棕色,经过岁月的磨砺后便成了深棕色,上面还带着些许碰撞的痕迹。它不大,方方正正的,上面还有一根天线。现在的它虽然已经废弃,但外婆仍将它擦得干干净净。
听妈妈说,外公曾经是海员,一直在海上工作。他拿到的工资不菲,却总是省吃俭用。有次出海几个月后,外公就从海外带回了这台电视。家里视若珍宝,外婆家也成了村里第一个拥有电视的家庭。
也许正是因为“第一个”,这台老电视很快家喻户晓。村里的人每到晚上便聚集在外婆家的院子里,而外婆总是笑眯眯地将电视搬到院子里调好天线,节目便开始放了。虽然只是黑白电视,信号不好时还呈现雪花状,大家仍然看得津津有味。孩子们有的紧盯着电视,有的在院子里嬉戏。妇女们嗑着瓜子聊着家常,男人们抽着烟,谈论着今年的收成。节目结束后,人们都散去了,一地的烟头、瓜子壳,外婆却乐呵呵地打扫着。
农忙时节,大人们没有闲心看电视,而电视上又正好在播放《西游记》,孩子们的快乐便来了。妈妈告诉我,《西游记》一放,孩子们便喊着“去看孙猴子喽!”蜂拥而至到外婆家。孩子们都挣大眼睛挤在屏幕前,随着情节一起乐、一起悲。孙悟空降服妖怪,孩子们还会高兴地大叫。结束后,仍念念不忘。
如今,许多新电视问世,那台老电视也被搁置在墙角了。可是曾经热闹的场面,仍活在老一辈人心中。
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六)
孙思慧
奶奶坐在那架缝纫机前,整个身体都依靠在机架前,鼻梁上架着的老花眼镜在阳光下泛起银光。
那架缝纫机,是最老旧的款式。黄橙橙的桌板,机身上的黑色油漆里,亦有斑驳得掉了色的。
奶奶时常喜欢呆在这工作台上,每逢冬日,为我们制作鞋垫便是她与缝纫机的任务。她手里拿着棉垫子,仔细地对比着鞋底的大小,一寸一寸,耐心比对。她总会在缝纫机的锥形的抽屉里拿出各种工具,就像变戏法一般,给人意外的惊喜。她总把节省下的绵软的好布料藏在她的百宝箱里,只在为我们做的时候才舍得拿出来。她拿着棉布沿着鞋的形状剪下一块,弯边棱角,圆润整齐,格外细致,她均匀地把棉布铺在普通垫上……
午后的阳光明媚,小小的光斑灿若星辰,跳跃着,“卡啦”,“卡啦”,宛若倾泻音符上,忍不住的小确幸。安静的时光里,奶奶的脚一下又一下有节奏地踩踏着踏板,棉布裹着鞋垫,一针一线勾勒在鞋垫的边缘,时隐时现,她手拉着扶着面布不停地忙碌。一阵又一阵哒哒哒的声音,清脆响亮。
冬日里的时光有了奶奶,有了缝纫机,便不再那么难熬了。脚底下毛绒绒的鞋垫,暖融融的,是一种别样的温暖。
不论是平常日子里,还是逢年过节,总有乡邻上门补这补那,抑或缝制新衣,奶奶总是笑眯眯地答允,乐呵着回到缝纫机的怀抱仿佛与它融为一体,熠熠生辉如弥勒般刻在心间。
岁月静好,沉淀着,宁静而质朴。
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七)
我的太奶奶有一件宝贝,虽然它很破旧,油漆都快掉光了、颜色也变淡了,但是它跟着我太奶奶风风雨雨、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它的名字叫——缝纫机。
这台缝纫机购买于70年代,年轻时的太奶奶家很穷,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太奶奶学会了做裁缝的手艺,靠用这台缝纫机为别人做衣服,来赚取一家人的生活费。每到快过年的时候太奶奶就更忙了,除了外面客户来定做的衣服,还有一大家子人的衣服,为了大家能在新年第一天穿上她亲手做的新衣服,她不知道踩着这个缝纫机伴随着“嚓嚓嚓”的声音忙了多少个夜晚。每当看见大家穿上她做的新衣,就是太奶奶心里最开心的事。
后来太奶奶去了杭大学校上班,她用这台缝纫机为学校的学生们缝补着衣服,不知道用掉了多少线、断掉了数不清的针。太奶奶退休后,在几次搬家中爷爷和姑奶奶都想把缝纫机送人,却都被太奶奶阻止了。她很生气的说:“不准送人,就算再破也要给我留着。”现在太奶奶每天吃完早饭后,都要在缝纫机旁坐一会儿,用手东摸摸、西瞧瞧,用软绵绵的布擦拭一番,还时不时的给它上点机油,让它一直保持着完好的状态,有需要的时候还能继续使用。看着她爱不释手的样子,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般。太奶奶还提议我长大后去学做裁缝呢!
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八)
国庆假期到德清农村游玩时,看见了一个太奶奶在午后的阳光下拿着一个工具在梳头。这个工具和平常看见的梳子不一样,由两块粗而厚的竹片夹着一排密密麻麻的两头尖而细的“牙签”组成,听太奶奶说,这个叫篦子。
据太奶奶说,在很早以前,那时她还小,人们生活卫生条件比较差,没有洗发水,香皂都算稀缺物品。在农村的人们,隔很长时间才洗头,洗澡,头上都容易长虱子,虱子大小如细小的米粒,会像蚊子一样吸人血,还让人痒得难受,用篦子梳头,可以把虱子梳理掉,还能刮除头皮屑,起到清洁头发的作用。那时候,篦子是农村家里必备用品之一,有的人家里穷,买不起篦子,邻居们还会互相借用。后来,随着生活卫生条件逐渐改善,人们根除了虱子,用篦子梳头主要起按摩头皮,改善头皮血液循环的作用了。
太奶奶还说,用篦子梳过头发,头发特别整齐,人看着就有精神。她小的时候,家长对梳头是有规矩的,蓬头垢面肯定是要被责骂的。时间久了,用篦子把头发梳理齐整就成了习惯。
我没有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篦子,居然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卫生条件。我是幸运的,自己生活在当下,终究与虱子无缘,也从未见过虱子的模样,当然更不想去体会被虱子叮咬的感觉。
我在为篦子点赞的同时也在想,要是能有一种可以清除掉坏人的篦子就好了,用它经常梳理社会,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