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作文800字(一)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华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内涵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中华文化历经长久而不衰,始终矗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华夏文明五千年,古代的诗书典籍数不胜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我们华夏文化的遗产。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然而,在传统文化中有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我们要予以剔除,做到在传统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文化长河缓缓流过,李白,这个极赋盛名的人物,他挥毫泼墨,绘出了这个才子的大唐山河。余光中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用他手中的笔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看到了这位大文豪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品格;一曲“将进酒”更让所有人为之折服,是金钱如粪土用在他身上丝豪不为过;一首“静夜思”让我们明白他也不过是一个游子,也会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为他平添了亲切之感。
儒学在我国的古代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更是一儒学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清“八股取士”让儒学文化到达顶峰。
如今的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儒学文化被世人所推崇,这是因为儒学文化包含着我国的传统美德,孔子学院把中国的文化向四面八方传递,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儒学文化。
信力建的文章中写道:“要看唐代的中国,就去日本;要看明代的中国,就去韩国;要看民国的中国,就去台湾。”他的话令人深思,中华文化延续了五千年,可最后留下的又是什么?要看中国古代的文化,竟然要去别的国家。这无疑是对中国人的讽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让它更好地传承下去,莫让历史哀叹。
我们是优秀文化的继承人,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我们应该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它更好地继承下去。
传承作文800字(二)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从小就幻想当一名警察的我,终于要“实现”愿望了,哼着耳熟能详的儿歌,参加2017年晋江市少年警校第五届警务夏令营。当了三天“小警察”,我深深感受到警察叔叔身上的三个特质。作文 WwW.ZuOwENbA.NeT
“特别能吃苦”
报了到,警务夏令营活动便正式开始了,“魔鬼训练”也紧跟着向我们“猛扑”过来。有一次,我们训练了很久,个个都汗流浃背,气喘如牛,我更是手臂酸痛,全身上下骨头似乎都要散架了。我真想好好休息一下,就像一株干渴的小苗,渴望能下一场“及时雨”。可是,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一看到教官们的飒爽英姿,就立刻站好军姿,心里默默念道:“我一定要能吃苦!”渐渐地,劳累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变成了一个“真正男子汉”。
“特别能战斗”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就到了第二天,我们首先听取一个有关反恐的讲座。特警叔叔组织我们看了一个反恐演练视频:全副武装、神情严肃的反恐特警们,在短短的十分钟之内,就制服了所有的“恐怖分子”。他们训练有素、身手灵敏,脚步飞快,真不愧是“特别能战斗”的晋江警察啊!
听完讲座,紧接着我们现学现用,开始了体验当一名小小特警,击捕“恐怖分子”。我和几个小伙伴被选为“特警”,大家分工合作,有人紧抱“恐怖分子”的手和脚,有人协助抢夺“砍刀”,还有人负责放倒“敌人”。我们这些特别能战斗的“反恐小组”,智擒了“恐怖分子”,亲身“品尝”了一次当特警的滋味。
“特别能奉献”
最后一天的“终极决战”吹响了号角,每组学员都要表演会操并接受评级。天不作美,关键时刻我们组一个队员却闹起肚子了,他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一颗颗滚了下来。眼看我们组的方阵就要缺一个角,命中注定与冠军无缘了。不料他却坚强地说:“没关系,我能行!”接着咬紧牙关,强忍着疼痛,毅然带病“上阵”。最终,我们夺得了冠军,大家都十分感激这位“特别能奉献”的小英雄!
三天的“少年警校”夏令营很快结束了,这激情四射的三天,传承了晋江警察的背包精神,丰富充实了我们的暑假生活!
传承作文800字(三)
当大树还是小树苗时,人们会用绳子将小树苗和直直的木棍捆在一起,让它笔直地生长。这小树苗如同正在成长的我,那绳子和木棍犹如引导我成长的家风。我生活在温馨、和睦的五口之家,长辈们严于律己的一言一行默默指引着我前行。
孝
有一次,我坐在板凳上玩,爷爷走到我旁边,突然眉头紧锁,一只手捂着胸口,另一只手扶在椅子扶手上,嘴唇变紫,大颗的汗珠挂在了额头,但我丝毫没有感觉到,一旁的爸爸发现了,立即将爷爷扶着坐下,迅速找来速效救心丸让他服下,接着去端一杯热水慢慢让他喝下,并不停地安抚爷爷,直到他恢复为止。
贪玩的我回到自己家中就被爸爸、妈妈训斥了一番,爸爸一脸严肃地说:“你怎么可以只顾着自己玩,而不关心他老人家呢?我们工作都很忙,你陪伴爷爷奶奶的时间最多,所以以后一定不能忽视他们,要好好地关心、孝顺他们……”一阵羞愧涌上了我的心头,我心里想着:以后我要好好照顾他们。
从那天开始,爸爸妈妈让我当他们的“间谍”,时刻观察爷爷奶奶的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作息、情绪,以及特殊的事情,及时向他们汇报。现在虽然爸爸妈妈不在家,但也可以时刻了解到爷爷奶奶的生活动态。爸爸妈妈将他们的孝无形中传递给我,我已经接过了孝的火炬棒。
吃亏是福
爸爸妈妈就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在单位任劳任怨,但是却没有一句抱怨的话。爸爸公司几次裁员,但他的职位一直保留到现在。妈妈常说:“做的事多,学的就多,认识的多,积累的就多,能力就会很强。”他们的行为影响着我。
学校劳动时,我抢着干活,虽然汗流浃背,但是我看到干净整洁的教室时,就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在学习过程中,时常觉得自己很辛苦,但每当收获丰硕果实时,那一刻就能深深地感觉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我高兴。与同学相处中,我会真诚地与他们相处,不斤斤计较,乐于助人,将我们的友谊变得更加牢固。
假如我是一只风筝,那家风就是牵引着我的那根线;假如我是一艘小船,那家风就是掌握方向的船舵。小树苗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但使她直直生长的木棍和绳子,会继续陪伴她成长,实现家风的传承。
传承作文800字(四)
揭开历史的烟云,寻觅数十年前的先辈们,探求他们的奋斗创举,回忆他们的“愚公精神”。我们看到了大国匠心,看到了矿山的希望,中国的明天。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影响着祖国的命运,在建设矿山中冲在最前线的工人们,不缺奋斗的青年。王涛从学生走出来,走向焊工这份职业。他忘掉了学生时代滋润的生活,选择了接受现实,立志成为一名好焊工。他坚守的是自己的初心,他追求的是精益求精的素养和品格。他的焊件完美无瑕,堪称工艺品。他把焊件当作焊工的脸面,坚持把焊件做得更精细,用心焊、用情焊,给予冰冷的钢铁春日般的温暖。他的努力、他的一丝不苟、他的投入,使他在“首钢杯”中夺冠。他,成为一匹黑马,在人们的注视下脱颖而出。
他甚至有幸为“中德对抗赛”而筹备。没有时间,他就努力想方设法挤时间;没有用左手焊接的习惯,他就练习用左手焊,夜里躺在床上也不忘拿起工具练习;没有工具,他就自己出钱买工具……天道酬勤,他的努力最终使他赢得比赛。王涛总是如此,面对比赛,他力争更好的成绩,面对工作,他渴求更优的业绩。立足于现实,致力于梦想。他的努力和奋斗为企业乃至国家争夺了荣誉,这便是一位优秀的工匠吧!
创新,为企业注入了活力。面对自动化改革的潮流,马著在工作之余潜心研究计算机。针对开采的问题,他提出了“无人电机车地下开采”的伟大构想。他的潜心研究、认真思考、突破自我、追求创新,积极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他将梦想化为现实。最终,他的突破性成就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工匠精神是什么?我们近几年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而首钢的工人们创造性的回答了这一问题。面对世界新形势,工人们发扬创新精神,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面对艰苦的局面,工人们坚定不移地发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首钢精神,是首钢几十年发展过程的总结。而我们今天大力宣扬首钢精神,不正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吗?在未来,我们更要坚定首钢精神,发扬属于我们的工匠精神,为建设事业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走出自己的一条康庄大道。
传承作文800字(五)
爷爷喜欢水墨,计白当黑,笔走龙蛇。
轻握狼毫,提笔,落下,颜色只在黑白之间,天地只在方寸之间,却随着笔的挥舞纵横驰聘,气象万千。一叶扁舟,两粒行人,三五驿官,在崭新的宣纸上被点染的活色生香。
我喜欢画,喜欢看爷爷画,豪放处似金戈铁马,迅疾处似疾风扑面,清丽处似少女拂花,迟缓处似长亭送别。每毎拿到新完成的画卷,我都会深嗅一口,肺腑间满是草茨的荒清。
“一幅水墨啊,就是一个人。”爷爷常这样说。
水墨里,没有风,却可感知风的游动,云的飘摇;没有水,却可亲见鱼的嬉戏,水草的油然;没有香味,却可嗅到荷花的清甜,草木的芬芳,像雕栏的桧木栏杆,满木油腔,扎扎实实地深植在卷轴里。它不旷放,不做作,安分守己,清静无为。
无需临摹,世间就在笔下,或能在画中邂逅一位拿着酒壶,悠然远行的疯和尚;或能在云蒸雾蔚的青山里寻到不遇的隐者;或能在烟雨迷蒙的清明穿越到宋朝的集市……
爷爷永远都是笑呵呵地看着我日趋成熟的画风。把船画大了?没事儿,千山万水,还容不下这一小小的画舫不成;把天画暗了,也没事儿,人有旦夕祸福,天也会有风雨如晦的时候……似乎万物在爷爷的口里、画里有了全新的衡量标准,伴随着那浓厚的香气刻入我的记忆。
书生说,这叫墨香,伐木,精烧,研磨才有一坛好墨,时间愈久,香味愈浓。博物馆里不乏存放了百年甚至千年的画卷,每一幅都被精致地裱入加厚的玻璃箱内,玻璃上反射出的人的倒影恰好入画,倒真是眼颦青山,眉蹙秋波。那墨迹似是初干,而那墨香穿过层层阻碍拥我入怀,那是大自然古老而年轻的味道。
皆说,上善若水。我却认为,上善更似水墨,它不洁净也不浮华,不隐隐于世故,不厚积也不轻薄,就像热爱中庸之道的中国人。它会包容,知舍得,懂进退,这样的一黑一白所砌成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大概是每个中国人都可以安放的故乡了罢。
也许有一天,夜空似海,流云如鲸,小孙女趴在我的背上,看着我随意挥豪泼墨,嗅着那墨香,体味着千年的思念与仰望,痴痴地想着,以后的某一天,她也会从我的双手中接过笔,让岁月与时光鲜亮如初。
我是一个钟情水墨的,中国人。
传承作文800字(六)
静静地站在心仪已久的呼伦贝尔草原上,看霞光逐渐染红天际,目光不远处,孤独地响起马头琴声,悠远苍凉的琴声回荡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久久萦绕在心头……
又一个萧索的秋天,风卷携着落叶,耳旁沙沙作响,尘缘中,一缕琴音如泣如诉,随风送至我耳畔。
循声望去,只见一个青年着长袍戴高帽,只身坐在路旁的长椅上,手持一把马头琴,梯形的琴身中间略微凹陷如马面,蜷起的琴头经过精心雕琢如马头,那人颧骨高耸而眼窝深陷,宛然一副马背上民族人的模样。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随着每一次弓与弦的摩擦,每一次青年人的低吟浅唱,粗通音律的我仿佛听出琴音中的幽怨与旷远。有人说,一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于我看来,这话似乎确凿。
青年人不曾停下手中的弓,反而随着乐曲逐渐进入高潮,情绪亦更加激动。情到深处,眼中不禁泛起莹莹泪花。
“这曲名叫《韵湖》,是阿爸最常奏起的。:一曲奏罢,那青年激动的心绪难以平复,开始与人们攀谈。”儿时,盘坐在阿爸膝前,他拉开琴弓,奏响一支剪不断的古老乐曲,一副遥远的画卷在面前不展开来,羌笛、杨柳、胡笳和着马头琴,这就是我最初的记忆。那时的我仿佛就对这只属于草原的乐器——马头琴有着独特的亲切感。“说着,他抚摸着琴身,红褐色的琴身闪着光泽,他说,这是几十年来被手轻抚,被汗浸润而散发的独有光彩。”阿爸也会给我讲曲子背后的故事,他说那幽蓝的韵湖也记载着曾经辉煌的往事——废墟里多少骑士散乱的蹄音叩响大漠长风;烽火狼烟是谁在刀光剑影中弯弓射大雕;留那杏花春雨江南不从而偏爱着放荡不羁的马背草原。”说着,我仿佛在他眼中看到了茫茫草原,看到了大漠孤烟……“后来阿爸年迈,弥留之际,曾抱着我,也抱着断了弦的琴‘孩子,我走了,琴弦你定要再续上,这弦、这脉、这情,可不能断。’我看着他安祥地离开,将他埋葬在草原,这把琴,我会奏下去……”
也许,马头琴果真是一家之情,是民族之脉,是历史弥留的一缕情思……
幽幽的琴声中,我闭目冥思,心随着这如泣如诉的声音逐渐升腾。
传承作文800字(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长满青苔的破碎瓦片在夹缝中找活路,如是民国时期才有的建筑。早已饱经风霜的青石砖块像是随意摆在一边,成了一幢幢老旧的房子。小巷里微弱的灯光下偶尔有几个顽皮的孩子跑过,青烟的笼罩下,只有一个人仍在用针挑来挑去,她,就是我的姥姥。
回到家乡,最激动的事,莫过于看老人做“千层底”了,看似小小的一双鞋,却是无数心血的结晶。
姥姥如变戏法似的掏出一个小碗,将纸和上水,放入小碗里,便成了纸浆糊,再捣一捣,浓稠的浆糊就调好了,如神仙住的仙境,这浆就是漂浮的白云,令人心旷神怡。再将这浆糊倒到废旧的大布片上,像是一幅无色无味的中国书画泼墨画,很快在布片上扩散开来,到每一个角落,布片变得更纯洁了。姥姥小心翼翼将几片布片挂到架子上,便叫我们等个一两天,纸就干了。在太阳的烘托下,布片成了金光闪闪的圣匾。到了第二天,我朝思夜想的纸终于干了。姥姥再从她的口袋,掏出一把剪刀,沿着铅笔画的线,剪出一个又一个精准的鞋样,再用边角布粘在纸样的两边,底的样子终于在两天的沉淀中有了形状。姥姥再用将一片片鞋样穿起来,终于,有模有样的底出来了。接下的过程便没有如此繁琐无味了。先是用纤细的麻绳搓了又搓,然后从这边穿到那边,再从那边穿到这边,在鞋的两边来回往复,反反复复几千遍。最后奶奶搓了搓手上的汗,把纳鞋绳拽住狠狠勒紧,大功告成!已是戌时了。
我喜悦得望着这双新鞋,又望了望满头大汗的姥姥,我把脚缓缓地,轻轻地放进去,放进去,生怕弄皱了一点点,当我顶到底时,才睁开了眼。正好合适!我兴奋得几乎都要跳起来。这不仅是姥姥的心血了,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瑰宝。
如今,千层底已成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更应该去传承它、弘扬它。在制造业发达的今天,工厂生产一双鞋的成本远低于一双手工布鞋,大概除了农村,已经极少见到这纯手工的布鞋了。现在网上也有手工布鞋,部分被冠以“保健鞋”,赋予了中华文化的卖点出售。乡村的东西正在慢慢远去,我也在想,我们到底需要什么?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我们在物质上不可或缺,在精神上无限留恋?
我脚踏着千层底,加快了脚步。
传承作文800字(八)
迎着第一缕晨曦,我们踏上了红色研学之旅。一路上,我们怀着忐忑而又期待的心情,憧憬着这次研学。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纪念馆。该馆坐落于我的家乡青驼镇,每年的清明节、国庆节,我都会来这里转一圈,只是以往都是以好玩的心态,并没有从中学到什么,这一次可不一样了。我们跟着讲解员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塑像,顿时肃然起敬。我们听完一个个令人窒息的故事,从那段悲惨的历史中,感悟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深意。
接下来,我们抵达了大青山烈士陵园。当大巴车停在门口的那一刻,原本嬉笑打闹的我们都不约而同地噤了声,许是看见了神情严肃的教官,也许是看见了一眼望不到终点的长阶,又或许,是因为看见了那一座座刻着“烈士之墓”的墓碑。排着长长的纵队,我们进入了园内。入耳的,只有不怎么整齐的脚步声,可能是怕打扰了这里长眠着的英灵吧,每一个同学都那么的小心翼翼。我们聆听了他们的故事,向他们进献花篮,为他们哀悼,最后向他们告别。整个过程中,九个班级近五百人鸦雀无声,我想,安静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最后参观的是沂蒙红嫂纪念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搭人桥的红嫂李桂芳。那时的汶河水有几十米宽,深到腰部,水流异常湍急,可是部队亟待过河,不能耽搁。李桂芳连忙通知了村子里的妇女,很快,32名妇女立刻响应号召,用她们瘦弱的身躯扛起厚厚的门板,搭起了人桥。河水冰冷刺骨,但她们没有丝毫犹豫地跳入河中,咬紧牙关,扛起木板,抵住急流,让战士们踏着她们的身躯渡过河。可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些妇女中,有的是怀着身孕的少妇,有的是正在生理期的姑娘,最后,有人为此落下终身残疾,更有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深深折服于她们的义无反顾,那份浸润了鲜血的沂蒙精神值得我们铭记,那一个个闪耀光辉的红色基因值得我们传承。
在返校的路上,我的脑海里一直反复回响着那句口号:“不忘初心跟党走,红色基因代代传”。我想:未来,我会继续聆听你们的故事,厚植你们的情怀,发扬你们的精神,传承红色的基因。唯有此,才是对历史最大的尊重。
传承作文800字(九)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什么是家风?家风是祖先流传下来的优良精神品质,更是成就良好家庭的精神因素。而良好的家风又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是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可见,优良的家风不仅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国家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重视家风,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的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这不仅仅是对中华文化的延续,也会对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极大影响。
良好的家风是人生有成的助力条件。北宋司马光,政治、历史学家,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的意识,写下了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于司马光教子有方,他的儿女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持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的说法。
良好的家风是优秀人格促成的因素。民国时期,抗日英雄吉鸿昌秉承父训,把父亲的告诫“做官不许发财”题在瓷碗上烧制,以勉励自己,且其为人也言行一致,一生清白潇洒,处处为民,最终抗日牺牲,青史留名。
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家族式腐败”,有的是“夫妻同伸手”,有的是“寻租父子军”,有的是“贪腐一家亲”。因受贿罪一审被判无期徒刑的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97%的贿金是通过其子刘德成收受的。“家族式腐败”多伴有家风不正、家教不严,领导干部和家属子女间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最终突破法律底线,一同步入腐败的深渊,身陷囹圄。
优良家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魂,是现代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让我们一起传承祖辈家风,扬我中华美德。
传承作文800字(十)
来到奶奶家,走进奶奶的书房,传来阵阵清脆的珠子碰撞的声音,走近一看,原来奶奶在打算盘呢,这个算盘也算得上是我们家的一个老物件儿了,我的记忆里,它端端正正摆在书架的最上方,枣红色框珠的油漆虽然在旧时光里早已剥落的所剩无几,却依然被奶奶擦拭得铮光发亮,一尘不染。
奶奶见我进来,就停了下来,她幽默地告诉我:“这打一打算盘呀,一是为了锻炼脑子,二是为了锻炼手指的灵活性,是老年人预防脑子糊涂的好方法,要不奶奶会糊涂得连你都不认识啦!我这一天不打呀就觉得手生。”哈哈,真想不到算盘还有这样的奇妙功效!
我这是第一次见奶奶怎样打算盘,所以很感兴趣,模仿奶奶刚才的样子装模作样打了起来,奶奶见我对算盘兴趣浓厚,就来教我。这算盘有点像我上小学一年级时用的数位算珠。但学算盘和学算珠比起来可就难多了,因为算盘上面不仅没有数位,而且一列上只有七颗珠子,这和算珠一列上十颗有着根本的不同。在奶奶的帮助下,我先找到了个位,奶奶开始教我,“一上一,就是在个位上向上拨一颗珠子。”我按照奶奶说的一板一眼地拨了起来。奶奶背一句口诀,我就打一个珠子,不知不觉我就熟了起来,奶奶夸我说:“你已经很棒了,我小时候学了好几天才会哩”,奶奶,我爸会打算盘吗?奶奶说:“他可不会,我这技艺呀传女不传男!”我开心的不得了,哈哈!我终于有一点比老爸厉害了。熟练起来后,奶奶让我试着自己打,我把珠子都拨了回去,我信心满满地打着算盘,算珠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让我的心里出奇的平静,突然,我遇到了不会的地方,打到七时,因为无法再用五来顶替,我顿时不知该怎样做了,急忙求助奶奶,奶奶引导我说:“你看。这没办法去三,也不能用五顶替,那你看看谁和它相加等于十?”奶奶的话刚落,我随口说出了口诀“七上二去五进一”,奶奶一拍手说:“对啦!”就这样我开心的学会了打算盘。
我喜欢倾听算盘珠子碰撞发出那清脆悦耳的响声,那响声里有奶奶对孙女儿慈祥的关爱,那响声里也有奶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我愿意象奶奶那样将这优秀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