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高中作文高三作文内容页

以清明为题的作文高中

以清明为题的作文高中 篇1

清明

王文星

上弦月高挂在夜空中,幽幽的银光斜斜地照在冰凉的石碑上。聆听凄凉的风伴随着远处传来的琴声寂寞地低语,唱着那首古老的童谣,为这里沉眠的逝者悲哀。墓园里满是前来扫墓的人一声叹息掩藏在哀悼的话语中。“又到清明节了啊,不知老林你在那边过的还好吗?现在我这边是越来越冷清了啊。”一个声音在墓碑前悠悠的响起“还记得我们两个约定好的嘛,你说当我们七十岁的时候还要出去旅游呢,你怎么能不遵守约定呢,为了这句话我可是等了好久啊。”

十年前,“老林,我给你带酒来了,这可是好酒啊,今晚咱们不醉不归。”

“你少喝一点吧,都那么大年纪了还不知道爱惜自己,别到时候活的还没我久让我去悼念你。”老林的脸上满是调侃之意的对我说着。

“哎呀别操心啦,就我这个体质,我们都是能长命百岁的现在考虑这个还早的很那。”

不知何时老林对于岁数的问题总是十分的敏感,他总是很在意,在意周围所有人的健康,我知道他老伴的死对于他来说打击十分大,他不想失去周边任何在乎的人了。说起他老伴也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明明之前还好好地没有什么问题结果就在清明节前天突然生病了,送去医院时还好好的清明节已过病情加重最终没办法救了。

“别担心了,我们现在没病没灾的,前几天你不是还带着我们几个老家伙一起去医院检查了,都没有什么问题,好的很,好的很”我砸砸酒杯里的酒对着老林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但是你说啊,人一老什么毛病都上来了,即使检查过没有问题但是不知哪天病就突然来了,哎老刘你都喝那么多酒了少喝一点。”

回家前我突然晃了一晃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老刘,老刘你别吓我啊,快叫救护车,赶快!”

医院消毒水的味道充斥在我的鼻尖,我缓缓的睁开了眼镜。“医生,我爷爷怎么了,怎么突然晕倒了?有没有什么问题啊?”“老刘,你醒来了,感觉怎么样,之前让你少喝点酒,你不听,现在住院了吧。”当时我们都以为是酒喝多了导致的,在医院住了一两天就好了,万万没有想到一天过去后我的病情加重了。医生对我的外孙说可能是喝酒导致的一系列病情。

“老刘,你才说过你能长命百岁,我还想再七十岁后我们两个老头还有精力的时候出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啊,你一定能安全度过的,快点好起来啊”老林和我双手紧握,看着他的双眼我虚弱的笑一笑说道:“我肯定会没问题的,老林你可不能说话不算数啊,我等着出去旅游呢。”

“爷爷,该走了,你身上的病才刚刚好,林爷爷肯定不希望你这样不爱惜自己”回忆突然被打断看着老林的墓,我万万没有想到明明是我生病最后老林却先走了。“老林啊,我都已经七十岁了,咱们两个什么时候才能出去旅游啊,我还等着你呢”我知道老林已经没有办法和我一起出去了,不过我还是想着,想着可以和老林在七十岁之际出去看看。望着前方的孙女缓缓地走出了墓园。( 出自 WWw.ZUOwEnBa.net )

以清明为题的作文高中 篇2

诉清明

陈嘉言

仲夏的风吹走了身上的炙热,带来叶子沙沙的响动与夏蝉激情的演唱。树荫下,一位老人手执蒲扇,躺在藤椅上,不时得挥动着看着有些年头的扇子,目光慈爱地注视着一旁穿着轮滑鞋的女孩。嘴里不时喃喃:“囡囡,当心点啊。”

“太太,你看我厉不厉害啊!我滑了这么远呢。”女孩大声应付到,太太总是这两句话,她也乐意回应太太的叮咛。女孩两眼紧盯脚下的路,微微蹙眉,跨过了水泥路上一个个凸起的小障碍,这让她成就感倍增。

小院被太太打理的很好,她喜种花,花坛中总有处在花期的花儿。在这个时节,是茉莉的舞台。她不如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不像月季那样婀娜多姿,她是清秀的、幽静的、含蓄的。下午时分,茉莉只是初绽,为晚上的全放孕育能量。可便是此,她淡雅的清香仍旧引来了蝴蝶。

女孩兴奋了起来,作速滑的姿势,也不怕蝴蝶就这样被她赶跑了。太太还没有缓过神来,只听得一声大喊,女孩一屁股直接倒在了地上。幸好有太太的千叮咛万嘱咐,女孩带着护具,没有受什么擦伤。只一个劲的喊屁股疼,说屁股裂开来了,这还不至于让她落泪,可是也面目狰狞。太太赶忙丢掉蒲扇,拖着她那洗的有点发白的黑色布鞋,以她最快的速度走到女孩身边,将女孩拉起,询问伤势如何。小孩子嘛,疼的快好的快忘的也快,过不了一会就生龙活虎了。“哼,我不滑了,太太我要吃蛋饼。”“好好好,太太给你摊饼,花样精多的。”太太嗔怪道,女孩没事对她来说就是今天最好的消息。

太太去灶台忙活了,没过一会,就把蛋饼端了出来。这是女孩吃过最特别的蛋饼。时光仿佛停留在了这一刻。

梦醒了,我擦擦眼角,几滴眼泪滑落。无论是记忆中哪个片段的重现,都会让我止不住的思念。我没有经历过很多亲人的离世,但是这一个,就足以让我在早晨起来时视线模糊。但是无论多么的悲伤,太阳照常升起,我依旧要放下这些苦楚,迎接初升的太阳,面对崭新的一天带来的挑战与欢欣。

梨花风起正清明,又快到追思祭奠的日子了。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死亡不是终点,被遗忘才是。也许死亡是开启下一个轮回的钥匙,我们不得而知。真正放下一个人的死亡,不纠结于其肉体的存在,也许是清明想告诉我们的。铭记与思念,并不必须意味着悲伤与苦痛,它可以是温情的、有力量的。最好的思念,不是沉浸在痛苦中,而是带着思念认真生活。

在清明,我们一点点捋清自己身上的根脉,在怀想与眷恋中,也适逢一个沉静与思考的契机,我们在时间的轮回中追思,我们思考生命,我们谈论死亡。在今天既回望昨日,也憧憬明天,对生命有敬畏,对生活有热望,这或许就是清明的意义,也是清明的神髓。

太太灶台上的蜘蛛网该打理了,藤椅上的灰尘该拂去了。我们也该像平常一样好好生活呀。

以清明为题的作文高中 篇3

清明

吴欣羽

那个春天,大抵我们是最早去看望他的了吧。

成片的竹林掩映着灰暗的墓碑,悄悄泛起一层淡淡的绿晕。没有长篇的墓志铭,没有动人的赞美诗,有的只是矛盾的轻轻几笔——诗人戴望舒之墓(1905~1950)。厚重而简单的笔调,与他那浪漫精美的诗篇比起,显得那么普通而不起眼,却把生与死的界限划分得如此分明。深灰色的墓碑上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大概已经好久没人来过了吧,偶尔飘下的几滴小雨让大理石原本的光泽略微显现。在整片绿色的掩映下,墓显得渺小而孤独,只在一片沉寂之中默默伫立,等候着雨巷中丁香般的姑娘。

突然,对面嘈杂的施工声把我的目光牵引了过去,那是李大钊先生的墓园,正在大规模重建。不时有机器搬运砖块刺耳的“突突”声,尖锐得使人厌倦,一会儿,又有工人挑着担子从旁边的小路经过,时不时地向我们的方向投来惊诧的目光,实在热闹。与之相比,戴望舒的墓更显冷清。

所幸,旁边有一位作陪的女子,一样的暗淡,一样的朴实,那是一位民国时期仅享年24岁的年轻女子。顷刻间,张爱玲的小说《花凋》中那眼见着幸福远离却无能为力的女孩川娥,不知怎的,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此刻,沉睡在这尘封的墓土之下的,应该也是位这般美丽的姑娘吧。

就像我太太曾经照片上的模样,两条麻花辫,一身素色没有花纹的旗袍,用上一些朋友从上海带来的“双妹牌”脂粉,笑盈盈的。照片是灰色的,却仿佛能想见她那粉色的脸颊,桃色的嘴唇,背景里是几只白蝴蝶。太太向来喜欢白蝴蝶,那种特别静谧、纯粹而又不失灵动的白,尤其当它们抖动着翅膀时,更显生机。

即使在那个很艰难的时代,即使在丈夫背叛选择分开后,太太独自带着三个孩子,面对无数人的指指点点,留下的记忆依旧是最美好的样子。那个年代女子读的书不多,太太却爱读诗,尤其钟情望舒的诗。直到八九十岁,我们去到她屋里,那本小小的《戴望舒诗集》依旧被放在离床最近的柜子上,发黄的纸张绉绉褶褶的,原本的封面早已没了,变成自己粘上的白纸板,上面写着“戴望舒诗集”几个字。而《雨巷》这首诗所在的一页被单独折出了一个角,旁边写着两行小小的字“即使面前艰难、迷茫、孤独,还是可以有一些对美好的期待与追求。”

这应该不是望舒写《雨巷》的最初原因,却是太太爱《雨巷》的最深原因,也是我对于这首诗,超出表面的“很优美”的表层评价后,第一次有的新的深入的理解。我总觉得,人都是一样的,当经历了足够多的痛苦和不易,反会在失望中有一些新的希望,就像太太与望舒,没有获得一段期待的爱情,也一直积郁着一些孤独,所以望舒写出了《雨巷》,那个少女成了他自己性格的缩影;太太爱上了《雨巷》,希望自己成为那个在烟雨迷蒙的江南雨巷中,撑着油纸伞、结着愁怨、彳亍徘徊着的丁香一般的姑娘,又或者,她早已把自己当成了那个姑娘。

其实,挺巧合的,太太和望舒一样,在初春时,一袭青衣来到世界,也在初春,同光阴一并隐逝在那悠长的雨巷的尽头……

抬头看去,这片竹林还散落着零零散散的很多墓碑,依旧无人走过,无人打理,只有偶尔的雨水轻轻地擦洗着它们。我们站在他跟前,献上一束纯白的菊花。花倚在那暗淡的墓碑旁,好似一只抖动着翅膀的白蝴蝶,开放得圣洁而又肃穆,安静而又轻盈。无需惊奇,无需赞叹,就如太多太多的日期一般,被我们生活过了,被人们爱惜过了,又在日后某天重新记忆,隔绝了时空,却增添了距离的芬芳。花朵娇小、孤独,却能给他们带来一丝心灵的慰藉。

回头望望,是呀,这墓园,亲见过多少春天呀?这墓前,又驻足过多少脚步呢?散落在眼前的泥土,里面住着的人,又有何抱怨与悲悯的呢。现在里面沉睡着的是你,是太太,是望舒,将来也会沉睡着我,沉睡着无数的人,无需一言,却把所有的纠缠与留恋深埋。殊途同归,这本就是每个人相同的命运。只是,你那些曾经的孤独、遗憾、迷失是否已经不在了呢?或者,你是否看到了超过失望的希望?又是否对未来、对崭新有了新的期待呢?

去年春天,太太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一生没有找到她所期待的爱情,最终也没有能够盼到她所希望的重重孙;而前些天,家人结伴去扫墓,给她带去了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多月,一个新的生命就将诞生在我们家。未来,她(他)也许也会长成一个丁香般的少女,亦或者是潇洒的少年,又有谁知道呢?

是呀,每年清明,我们总是追忆一些人的远去,没有一滴泪水,却洞见了生命的浮尘和身边的美好;而又正因它是在春天,我们和他们,更都在静静等待着一些新的生命、新的希望,重新生机盎然!

百年的时光,就这么随着一尘不变的树影,轻摇如梦。雨,依旧在淅淅沥沥地下,雨巷的尽头依稀出现一个丁香般的姑娘。小小的白蝴蝶轻轻抖动着翅膀,在时光里舞动,在永恒里凝定,又努力飞向新的晴空万里……

以清明为题的作文高中 篇4

清明

王宇悦

弟向德展信佳:

兄现在跟着党走,在朝鲜北部的一个小山村里为国作战。今去信没有别的事,兄现在身体强壮,不需家里人挂念。但不知家中情形如何,生活如何,父母是否身体康健?望来信把一切事情言明。

兄向阳

一九五零年十一月

向阳放下笔,哈了口热气,搓了搓手,然后小心翼翼地将这封信放进怀中,贴近胸膛,准备找个时间将它寄出去。

他紧紧地裹着薄棉衣,好像这样就可以变得暖和起来。

“唉,最近天气真奇怪,怕不是要下雪。”一旁的战友说道。

从小在南方长大的向阳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寒冬,但他明白本来已经寒冷的天气如果再下起雪,一旦美军攻来,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我们的背后是党和国家,是人民,是家人,我们不能退却。背靠鸭绿江,绝对不能让战火烧到祖国去。”向阳暗暗下定决心。

大雪纷飞,所有的一切都被大雪覆盖,一眼望去,没有生命的颜色,只剩下清冷的白,天地之间只能听见大风呼啸而过的声音。

向阳的心也慢慢沉寂下来,这将是一场残酷的战争。这可能是他第一次看到如此大的雪,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但他又不禁心怀希望,如果他能……活下来,他希望能回家,看看老小,看看故乡的花。

战争打响了,他蜷缩在战壕里,手指已经不能动弹了,他的头发、眉毛和睫毛上都是冻成型的冰碴子,大脑仿佛也被冻住了,他已经快没有知觉了,他的眼睛几乎睁不开来,在某一瞬间他好像看到了春暖花开,四季如春的家乡。

但当下一瞬间嘹亮的军号声响起时,他好像浑身都充满了力量,他从雪地里一跃而起,和队友一起冲向前方,依托夜色的保护,向美军发起进攻。他好像感受不到寒冷了,他的前方是敌人,背后是祖国。

向阳终究还是没有收到弟弟的回信,他留在了异国他乡,和那厚厚的雪一起,沉寂在天地之间。

……

这一天是清明,雨不算大,透过阴霾的天空,丝丝地滑落人间,仿佛是金色的泪珠掉落下来,让人感受到无限的柔情。

一朵花瓣飘落下来,轻轻的亲吻着墓碑。数百个花圈放在墓前,许许多多的人前来祭奠被护送回国的抗美援朝烈士,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之前互不相识,但是他们却又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聚集在这里。他们和埋葬在这里的人没有血缘关系,却是亲人,是同胞。深沉的哀思跨越山河,这是穿越时空的思念。

沉眠于地下的他们曾是青年,却为了未来的青年能够吃饱饭,穿暖衣,不再被强国欺凌,不再被战火祸及,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

我知道,他们为我而死。

盛世花已开,欢迎回家。

以清明为题的作文高中 篇5

清明

仲韵颐

凉雨入风,薄蔼漫漫。我驻足于西湖之畔。

清明的天空总是阴沉沉的,黑云似要压下来,丝丝冷风伴着凉意入骨的雨,放肆地落在

油纸伞上。压抑的空气令我感到胸口没来由的闷,我不由轻咳一声,身后的侍女立刻慌里慌张地给我披上了大氅。

我的目光洒在湖面上,亲切而遥远。声音似从远处飘来,很轻很轻,“你们退下吧,我要祭奠一位故人,不,是一位……故友……”

风带着雨,飘然落在我的衣袖之上。“姑娘您小心着凉呀。”恍惚间,婉转悠扬,略带笑意的声音似又响起,我偏过头,入目之处湖中雾霭渐浓,让我辨不清湖中之景。

“容儿……”我脱口而出。

容儿死在了去年的清明日。

初见容儿的那日恰好也是清明。我来到西湖赏景,微风阵阵,阴雨连绵,我撑着伞,从西湖的白堤上走过,驻足远望烟雨笼罩下的湖面,空阔寂寥的湖面上点缀着几只船只。其中,有一只装饰精美的画舫正向堤边缓缓靠近,这引起了我的注意。隐约间,应是一名女子正在画舫上为人弹奏琵琶,让人辨不清面容,只能听到若隐若现的琵琶声。

随着堤上的人越来越多,从他们的谈话声中,我依稀知道了那名女子就是名满余杭的揽月阁的头牌——容儿,一名清妓,只谈玫瑰与江湖,不谈风花和雪月。那些人大多也是为了看她而来。

我身为侯府的小姐,从小自然是对琴棋书画有一些了解。可我并不真心喜欢它们,大多都是在爹娘的逼迫下才习得的。但自从那日见过容儿为人弹奏琵琶的画面后,我突然对弹琵琶起了兴致,想请容儿来教我弹奏琵琶。

那日我正好得闲,便唤人将容儿请来,打算正式拜师学艺。

再见容儿时,我心中一惊。容儿不愧是揽月阁的头牌,只见她腰束葱绿撒花软烟罗裙,外罩一件逶迤拖地的白色梅花蝉翼纱。腰若细柳,肩若削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忆起那日的琵琶声,我觉得容儿真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

我与容儿渐渐熟络起来,相谈甚欢。忆起当日初见之景,我便心驰神往。我告诉容儿我想拜她为师,请她教我弹奏琵琶。容儿又惊又喜,没想到我这个侯府小姐会请一位清妓来教授琵琶技艺。她很高兴,她说,我可是她的第一位徒弟。当时,我竟没有听出其中的寂寥之意。

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容儿都会在黄昏时分来教我弹奏琵琶,当然不只是弹奏琵琶,更多的时间里,我们是彼此的知心人,容儿常常和我诉说她的心事,我才知道关于容儿悲惨身世的故事。

容儿是一个悲苦的女子,她的爹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只剩下她和她的娘相依为命。因为家境不好,容儿的身体一直很虚弱,经常咳嗽,有时还会咳血。再后来,她的娘也去世了,她被迫来到青楼,靠卖艺生活,成为了揽月阁的头牌。

去年清明后的第三日,本来是我与容儿约定见面的日子,可容儿失约了。我本以为她可能被什么事情耽搁了,便没有多想,没想到在之后约定的日子里,她却没有再出现,我这才遣人去揽月阁打听,才知道容儿早在清明的那日就因病而亡了。

而今的我又驻足于西湖之畔,这次却只剩我一人,再也看不到熟悉的身影,再也听不到熟悉的琵琶声了。我不由回想与容儿弹奏琵琶、谈天说地的日子。我没有落泪,只是在和容儿诉说我对她的思念。容儿只有我这一个朋友,这偌大的天地间,也许只有我还记得容儿,记得这个琵琶女,记得这个悲苦的女子。

风又大了些,阴云密布。湖畔的杏树无助地在风中摇摆,花瓣飘零,身不由己。

烟雨入风曲入酒,谁人犹思故人归。

以清明为题的作文高中 篇6

清明

李梦洁

桃花初绽,杨柳泛青,莺飞草长,风轻雨润,一派气清景明的春日气象。清明时至,在大地上提笔作画,左一笔生机,右一笔活力,万物欣欣然,勃勃有生气。

二十四节气,是农业社会的遗存,古人依节气进行相应的农事活动和社会活动,从而顺应天时地耕作,契合自然地生活。“清明”一词中的“清”和“明”是用来描述这一时期的气候的:气温回暖,雨量增多,宜于春耕春种。幼时生活在乡下,常听老人们讲“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之类的谚语,在绵绵细雨的滋润下,藏在广阔土地之下的根系吮吸得滋滋有声,地面之上愈发沉静。作物一天天生长,渐渐旺壮,整个村子便在生命的海洋中荡漾。此时方明白,大地最雄浑的力量不是地震,而是万物的生长……

清明,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生命像花儿一样恣意怒放,大地仿佛载不动生命的喧嚣,天地间洋溢着生命的喜悦。清明,是春游的好时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在春风的爱抚下,循着草木的气息,外出寻找春天的足迹。历代文人墨客都与踏青结下了不解之缘,吟诗作赋,为春游大抒雅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河中嬉水,迎风歌舞,激扬生命活力;“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在山中赏绿树红花,看小桥流水,夜幕降临也不舍归;“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在长安城看满城柳絮,遍地落红……

清明,仿佛是一个轻盈的日子,但又不止于此,它有其厚重感。清明,是我国唯一一个节气与节日重合的日子。在清明节,我们祭祀祖先,慎终追远。立在祖先的坟茔前的那刻,我感到自己不是没有来历的人,我走到今天,似乎是我的祖先在使用我的双脚走到今天。我也不是一个没有根的人,我的基因以我所不能明白的方式清清楚楚地记录着血脉延伸的全部过程。心中不觉涌动出生命的激动,暗暗发誓不能辱没祖先。清明是一座桥梁,桥的一头是过去,桥的另一头是将来,在桥上静心回望,抚今追昔,不惧将来。

生命是有限的,那些所谓的执着,那些所谓的挂念,在百年之后,空空荡荡。但,那些战士是不朽的,他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用血泪推动了人类前行的历史,“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也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节点,我们得以驻足、沉思,思考今与昔、生与死、朽与不朽……生命的意义渐渐豁然。

我一直以自己的民族有渊远的文化而自豪。清明、中秋、春节这些传统节日不曾因时间的流驶而褪去色彩,依旧坚韧。虽然我们这个时代好像很浮躁,好像很功利,但我能感受到传统的钟声在很多人内心深处回荡,中国古人骨子里的那份精神是一直绵延到现在的。这种古老,让我们踏实,令我们心安。

疫情之下,那些为我们负重前行而倒在奔波路上的医务工作者、基层工作者们是不朽的,他们就如清明时节的鲜花一般绚烂,关于他们的记忆会一直扎根在我们心底,光阴流转,绝不流失。

唯愿疫情早日退散,人间处处气清景明,你我皆能外出亲眼看到期待已久的人间春色。

以清明为题的作文高中 篇7

清明

庞雨晴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意为清澈而明朗。不由得想到了一句诗“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恍惚中,眼前似有一位老者,从风雨之中走来,他足踏芒鞋,步履坚定。手持竹杖,眼神刚毅。他于清明中来,在混沌中行,又携清明而去。

他,是苏轼。在不惑之年,写下“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此时的他已经经历了与父亲、母亲和妻子的分别,体验了仕途上的挫折艰辛,看清了世道的起落沉浮,却仍旧坚守着自己的正直纯真。苏轼的一生可以用“清”“明”这两个字来概括。

苏轼的清——清醒

在新派上台之时,苏轼因政见不同,遭受排挤、陷害,被贬偏远之地,后来太后执政,重新启用旧派,苏轼得以回到朝廷,他没有因为自己被新派贬谪排挤过而公报私仇,而是客观地对待。旧派当朝后,排挤新派,不分黑白,完全否定了变法,他不认同旧派完全否定变法的做法,再次遭到了排挤。在认清世道,得知官场并不能够让他实现自己的抱负时,他请求外调,不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多舛的命运和人生路途的风雨飘零没有改变他的初心,他依旧坚守着自己,抱着一颗寻求真理的心,认定做官要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苏轼的清——清廉

在为官上,苏轼深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道理,苏轼在杭州任职时清理运河淤泥、解决吃水问题、清理西湖、筑造苏堤、兴建三潭印月、赈济灾民、建造医院,这实实在在地提高了杭州百姓的生活质量,有些甚至对现在都有长远的益处。即便他被贬苍凉落后的儋州,他也在这一方蛮夷之处凭借自己的知识,教书育人,在儋州讲学授课,传播中原文化,培养出海南岛历史上第一个进士。苏轼是深受百姓喜爱的官员,有古语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苏轼在他穷困潦倒、穷途末路的时候也做到了兼善天下,他在被贬之地自身都难以保全,只能靠自己种地而生活的时候,仍旧救济百姓,他在黄州成立了育儿会,救了许多孩子的生命。他为官一任,只为百姓,他用自己的行为担当起了清廉二字。

苏轼的明——豪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多少英雄。面对赤壁,苏轼高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壮丽之景、豪迈之人、壮志之情。苏轼的豪放,远大的志向,宽广的胸襟。苏轼的豪放精神是吐纳百川、冲决一切、淋漓直泻的气势,他的豪放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是一种有坚守的豪放。

苏轼的明——豁达

人间有味是清欢,“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是观自然山水的清欢,“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是品美食的清欢,“归去山公应倒栽,阑街拍手笑儿童”是乐百姓之乐的清欢。苏轼的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但是,即便路途上的风雨再大,他依然能够吟啸徐行。在享受了众人赏识,名震四方的待遇后,苏轼被贬,遭受了冷眼与陷害,从神坛跌落,但是他没有抱怨,没有堕落,而是苦中作乐,在贫苦的日子里找到乐趣,磨练自己,在泥泞中开出璀璨的花来。在蛮夷之地海南,他“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官场经历过挫折后,他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无奈,但是无奈与困难又如何?即便现在自己不能够施展抱负,但是总有一天会实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年老又如何?“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从这些诗词中不难看出苏轼的豁达,他虽身处荒凉,但随遇而安,懂得知足,保持着开朗的心态。

人生风雨何其多但即便路再难行,终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清明。清明,苏轼。

以清明为题的作文高中 篇8

清明

周凡

清明是一定要回家的。这是爷爷的坚持。

快节奏的生活与一切从简的祭祀方式并没有同化到普通的我们。坐着车眼睛再一次翻上的时候,家乡就到了。

是从什么时候模糊的呢,不太记得了。可能是柜子里苹果变成了桌子上的“苹果”。可能是长着小草、桃树的前院变成了水泥砖房。后院的竹子不见踪影,邻舍的鸡鸭不再光顾,然后我就产生恍惚的念头了,好像我有两个家乡,只是之前的那个被岁月封存,被时代抢走了。

可总有些东西还是在的,院子后面的小河依旧能有鸭子戏水,大堂里的房梁上依旧挂着三姑的小照,以及打包的小包的我们,会一次又一次的回来。

清明总是忙碌,没迁坟之前是要更忙一些的。

那时候的坟山是跨越根本忘不到头的稻田,在时宽时窄的田埂下留下自己的脚步。要先过桥,水从桥下过。那好像是村子上唯一活水,不清楚,但我就这么认为了。细细长长小小的,但总是生机勃勃的流淌,好像没有什么能打扰到它的。明明是纪念去世的亲人的节日,可是万物好像都呈现最新生的模样。太惭愧,不分无谷的小孩子就这样长大,到现在也只记得一片绿意下,我们就这样坚定的朝竹林深处走去了。满眼留下的是蓬勃的气息,空气中是泥土的芬芳。

坟山是在一片竹林里,也可能是死亡意味着另一方式的新生。每次来到这里,都要先清理脚下,清理坟土。土堆上会长满花草,要清理掉。地上要留出小道,要铲除掉。坟头要带上“新帽”。需要从旁边的土地里“变”出来。真的就是变戏法的模样,看似随意的下铲,利落拔起,改变方向,再次向下,如此来回,便真能挖出一个坟帽来。将两个坟帽中间夹上纸,把所有的老祖宗都照顾到。

这一体力活、技术活,总是轮不到我这个没什么力气的“添乱小辈”的。但小尾巴可甩不掉,我总爱跟着爷爷到处跑,会激动的踩上笋尖把鞋底戳破,甚至一株狗尾巴草都会吸引走很长一段时间的目光。

直到今天我才发觉这或许是我发现春天的一大重要渠道,是自然的魅力,是家乡对我的馈赠。在大学校园里的生活像是眼睛只对准屏幕与书本,发现草地在“一夜之间”变青,糊涂地点开日期,才发现春天是真的来了。

现在的清明要稍微舒服些,一座座土堆变成了几个装着骨头的方盒子,锁在小房子里了。去磕个头,就沿着弯弯转转的乡路回家做饭。路上的风景变了样,连爷爷的步子都跟着不再那么有力和矫健。但家还是要回的,生机也依旧在。我想现在家乡的绿意或许会比学校的更加喜人。家乡就是这样的,变了又好像没变。也许从来都是这样,在闻到泥土气息的那一刻,就又回家了。

我好像从没思考过爷爷的坚持,就好像从没思考过清明为什么叫清明一样。今天倒是在是湿漉漉的雨天思考出了一些。清明,是清澈和澄明。不知道别人的清明是怎样的,我的反正是这样了。在一切新生的活物面前,我会变成蹲下地上看蚂蚁的小孩,变成忙前忙后嬉笑追赶找春天的“小尾巴”。会从混沌的世界走出来,变成最清澈的、最有生机的那个我。

“春风一吹,返老还童。”希望今天做个好梦,梦到爷爷,梦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