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内容页

读《傅雷家书》有感700字初一

读《傅雷家书》有感初一 篇1

文/枞阳二中804班804汪逸凡

放下《傅雷家书》的那一刻,我心中涌起无数感慨,久久不能平静,信中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和细心呵护。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更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工作认真、严谨。教育子女严格、耐心。无论是学习上遇上的难题、还是日常生活琐碎、思想感情方面他都给予帮助、关心、理解。虽然他也曾打骂过孩子。读到这里的一瞬间,我想到了父母打骂我时的情景,对父母少了一份怨恨,多了一份理解。所谓“爱之深则责之切”“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若父母不关心我,不在乎我,不是为了我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何必事无巨细地操心、严格地要求我呢?我就像一颗小树苗,需要父母的细心照顾为我提供阳光雨露,使我枝繁叶茂;更需要父母对我鞭策指引,使我杆直入云。只有这样才能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成为顶天立地的可用之才。今后我要好好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打造出一个完美的自己,不辜负父母的期盼。

傅雷教育孩子首先要学会如何做人,教育孩子要谦虚谨慎,做事严谨;困境中不气馁,成功面前不骄傲。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这是我最喜欢的句子。她已成为我的座右铭,让我在每一次竞争中不再注重成败,只尽已所能,取得属于自己的最好的成绩。

傅雷与孩子们之间,不仅是父子关系,更是朋友关系,师生关系。他是孩子们倾诉的对象,是孩子们的知己,更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提灯人。父母与子女消除了隔阂,拉近了距离,交往变得轻松无比,是东方式教育的成功典范,无数家庭学习的模板。从书中我们可以得到许许多多启发,她必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培养出更多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人才。

致敬合格、优秀的父母

读《傅雷家书》有感初一 篇2

父母是我们最贴心的人,他们时刻关怀着我们,教导着我们。同样是父母,傅雷用自己的方式——通过书信沟通。正是这一封封的书信感动了我,打动了我这颗青春叛逆的心。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

我也曾认为傅雷这样的爱对子女是沉重的负担……但这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更包含了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份爱也许是沉重的,但是它本质上是美好的,同样也是令人向往的。

我十分敬佩傅雷的一种精神,他敢于在书信中大声的表达自己的歉意,用最真诚的话语去吐露出自己对儿女的爱意和心声,他心里所想的都会与儿女沟通,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即使相距千里之缘,但他们的情感如故。这封家书不仅将傅雷与儿女的心永远的系在了一起,而且将在异国的儿女的心与祖国大陆也系在了一起。在书信里,父亲曾告诉自己的孩子,无论祖国受到了什么遭遇,背负了什么恶名,他永远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不可以受敌方的诱惑,说或做有损祖国尊严的话或行为。这是一个父亲在家信中对子女的爱国熏陶,即使他们相距数万里,但是他那颗殷切的爱国之心永远与孩子紧紧挨在一起。

我敬佩傅雷不是因为他的道德或艺术情操有多么的高尚,而是这一封封普通但又不平凡的家书所带来的深远意义就如同一盏盏灯塔,不仅给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女带去了光明,同时也给现实中的我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思考和启迪。

读《傅雷家书》有感初一 篇3

父母之爱,浓于血;爱国之热,沉于心;正义之道,需践行。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我认为《傅雷家书》主要讲了这些道理,整本书的中心思想也应是如此。

本书大背景是傅雷的儿子傅聪出国留学在国外(英国)的生活。所以,此书的一个重要感情线便是亲子关系,那么这种情感到底如何?第一点,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照顾至极,每当傅聪面对困惑或处在紧要关头时,父亲是他坚强的后盾,傅雷会以他几十年以来的人生阅历进行评估问题,然后再给出适合评价与建议,去教育儿子如何看待并解决。

第二点,傅雷给儿子的是新智慧,他为儿子寄艺术与文学方面的书籍,以帮助傅聪学术更上一层楼,他还教会儿子如何处理实际社会交际问题,如西方人的礼节、如何面对批评界的评论……傅雷从各个方面呵护着儿子,促进着傅聪的成长。傅雷不仅是文化的典范、教诲的典范,更是一位善于表达爱的慈父。

本书的范畴不单是如此,傅雷还将他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承给了儿子,即“艺术至上、正义至上、道德至上”的观念。傅聪当时只是一位青年艺术家,眼界与阅历尚未达到质变的高度。当傅聪频繁参与音乐会导致没有足够精力来提升他的艺术能力时。傅雷及时提醒,不要沉醉于金钱的游戏当中,要认清你的人生追求,你要成为一名艺术家!要为自己的事业呕心沥血,为了祖国的荣誉奋战到底!社会并不是平静如潭,而是暗流涌动。在大环境——追名逐利当中一定不可为富不仁,需要有坚定的毅力,并且认识到自己身负重任!在傅雷的思想洗礼下,傅聪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傅雷先生对傅聪以及优越之人的要求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之八字真言。傅聪在父亲的教导下,逾过重重困难,成为了一名杰出的艺术家。

本书的氛围极其不错,教导人们要为了自己的使命奋斗、拼博、奉献。避免“鸡汤式”亢奋与激进地鼓励人们,巧妙地避免了“三分钟热度”的努力。不得不说,这是一部极其精彩之大作!

读《傅雷家书》有感初一 篇4

一封封信皆是爱,每句句话包含情。在那个科技并非特别发达的时代,信,就是人们交谈的工具,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打开心灵的秘钥。

傅雷与朱梅馥的家书是此中的代表。那句句关爱关心的话语,是那么的朴实,又是那么的沁人心脾,充盈着真心。眉眼彷徨间,仿佛看到傅雷夫妇在床头写下句句关心,那些细丝琐碎的爱,流露在笔尖,落入信封上,是对孩子的学业,音乐比赛,人生,爱情婚姻,父母的心头的点点滴滴的爱。这才是母爱与父爱共同书写的辉煌。

细细品读,慢慢徜徉在信的海洋,竟也能从中读出一份乐观,是父亲摔伤腿后也开朗一笑的乐观中,无际的思情缠绵,织出的爱;又是母亲大病之时,依然心心念念着她的孩子的意境中,漂泊的爱;更是父母如诗如画的笑靥,使我们陶醉其中,在阳光的罅隙间嗅到的那种,清芬的爱。字里行间,无不夹藏着父母对子女的爱。当它们汇于一点,便会使人潸然泪下,鼓起信心,再走回辉煌之路。

去品读那一封封信,我又能不经意间想到每当我离家上学时,母亲的匆匆的脚步声和细致入微的叮咛的话语;想到我有时自以为年少轻狂,与父母斗一二句嘴时,母亲脸上的无奈与她眼眸深处对我的无限期望;还是能看到与母亲坐于沙发,分享学校乐事的温馨与美好。点点滴滴而又波涛汹涌的爱的洪流,在细腻的风之下,卷起漩涡,深陷其中,浸泡其中。

这是平凡中的伟大。一定是萦绕在心头的,沐浴在言谈的,分享在快乐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朴质而又纯真的爱。是这一封封家书,勾起了我的情思,打动了我那颗轻狂的心,打开眼中泪水的阀门。

这种爱是富有能量的,这种爱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他会在你闯荡天涯路时,眼中满是那一封封信,一件件事,心中将永含情!在你走荆棘之路时,帮你度过一道又一道劫难。试问一个充满爱的人,在哪里不会得到关怀呢?

写到最后,我脸上浮现出似峨眉月的弧度,情意正浓,欲要在父母耳旁暖暖的说上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永远永远”。

读《傅雷家书》有感初一 篇5

文/枞阳二中804班陈轶君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书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还能向谁去诉苦?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这是翻译家傅雷写给儿子傅聪信中的话。傅雷也是一位特别的教育家:他严厉又慈爱,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孩子,期望他们成长为“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人。他写给儿子的书信,编撰成《傅雷家书》,字里行间,满是殷切的期望与深厚的爱。

傅雷望子成龙,却并不拔苗助长。他把儿子当作朋友、知交,与儿子一同长大、修身:“这些毛病,我自己也常犯,但愿与你共勉之!”在教育、培养儿子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许多:“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傅雷不像现在的一些父母,把教育孩子当成苦恼;相反,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思想得到了沉淀与升华。

傅雷从不溺爱孩子,他是严厉的,常常一针见血地指出儿子的错误,在待人、做事、礼仪等方面耐心地一一纠正。他同时也是慈爱的,会夸奖儿子取得的成就,在儿子苦闷、消沉的时候不厌其烦地安慰他,鼓励他;傅雷关注儿子傅聪在音乐艺术道路上的成长,不时给予指点,帮助儿子提高艺术修养。他和儿子的关系亦师亦友,每一封信的写就,都是一次谈心,倾注了他的心血与爱意。

傅雷的家庭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典范。这些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如何做人的问题。一封薄薄的信,承载了无数立身处世的道理,越过千山万水,去指导傅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些沉默的教导,一点一滴地让傅聪成长为理想的自己。经历了时空的沉淀,信中的每一句话,都凝练而精深。

新买的《傅雷家书》在桌上摊开,散发出淡淡墨香,一如它承载的文字那样,恬静而余韵无穷。我想象着傅雷亲手写下这一封封信时的情形:万籁俱寂的深夜,钢笔书写的沙沙声沉稳庄严,墨迹未干的字渐渐模糊起来,流动起来,汇成一条条涓涓细流,托起儿子傅聪在远方的行舟。

读《傅雷家书》有感初一 篇6

人与人本就是那么的有所不同,也不知他们每个人的性格是否一样,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傅雷对自己儿子的教育非常的严格,后来所写的家书的开始就是写的送别大儿子傅敏。前几封家书都无时无刻的提起傅雷对儿子的道歉,一次次后悔自己年少时对儿子的教育方法,年少时,傅雷脾气暴躁,对待家中的人乱发火,伤到了自己的家人,老了之后便懂得了许多道理,在心中无数次愧疚,希望得到儿子的包容与原谅。

之前的傅雷与我妈现在差不多。

她十分的强势,她想什么都叫我硬听着,没有任何资格去反对她,哪怕她讲的是错的,一旦你顶嘴了,她,又将你数落一顿。

有一次,她在教弟弟写作业时,我在一旁看书,此时的我时而看书,却有时被他们所讲的提醒,我在一旁静静的听着,时不时的还偷看一眼弟弟的题目,渐渐的发现她讲的越来越不对,我就忍不住开口告诉她,说她讲错了,她当时听我的话,脸色顿时下拉了一大截,当时,我并没有察觉,还是继续盯着我手中的书,顿了几秒之后,她便没有再讲什么了,继续按照刚才的思路讲题。我听着听着发现,她还是按照刚才的思路讲的,就又一次指出她讲错了,她顿时就发火了,怒气冲冲的对我说:“叫你教你又不教,还说自己要看书,现在让你看书,我来教,结果你自己又在这教,你到底想干嘛?”听完之后,我一下子欲言又止,顿了顿,拿着书走开了,想离她俩远点。内心还十分充满不满?明明是她讲错了。

现在将她和傅雷放在一起想了会吧,也许再等她老点就会感觉到不对了吧?也许会像傅雷一样后悔吧!

想想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一次又一次流露出对儿子的关心,也在信中一次次提醒着儿子,早些给自己回信,她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变成如此?等我们长大之后会时不时的关心思念我们?长大后的自己会不会体谅他们?都回家看看?未来很远,但步步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