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小学作文六年级作文内容页

赶会作文800字

赶会作文(一)

二月二,是个好日子!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是理发的好日子。这天,也是我们村的大会。

还记得小时候,每到二月二,家里会来好多亲戚串门,每家亲戚来的时候都带好多点心啥的,那天也可以吃好多好吃的东西,糖啊,瓜子啊,花生啊,最吸引我们小孩的就是可以“吃盘”——为了招待亲戚们,爸爸妈妈买了好多好吃的鸡鸭鱼肉菜,装在盘子里,大家围坐在桌子周围,边吃边聊天,平时这些东西可是吃不到呢!

除了吃,我们还可以赶会:从村东头到村西头,好多好多的小商贩,好多好多赶会的人……

村最东头那个大坑里,是唱戏看戏的地盘。锣鼓一敲起来,坑里、路边、堑上,到处都是看戏的人,有坐在自己从家搬的凳子上的,有站着的、有蹲着的、还有干脆坐在地上的,他们边看,边啃着手里刚买来的甘蔗,不时发出“好!”的叫好声,在看戏的周围,还有卖气球的、卖甘蔗的、卖焦米圆蛋的,好不热闹!往西走,是卖各种杂货的,因为那些东西不是我喜欢的,所以现在实在想不起来当时都有卖啥的。从现在的商店往西走,都是卖衣服的,一直到信用社,南边都快到后店村,就连我们老家门口那条过道的墙上,挂的都是漂亮衣服。再往西,是卖布的,卖树苗的……

那时候,小商贩们都提前一个月到街上占位置,晚了占不住好位置呢。尤其是初一,砖头、麻绳、塑料布都是他们占位置的好工具,这还不够,墙上还得写上“二月二×××占”的字样,即使如此,也免不了出现争“地盘”。

那时候,跟着家里大人到会上从东头逛到西头,再从西头逛到东头,摸摸人家的鞋、拉拉人家的衣服、瞧瞧人家的厨具、农具、买一些文具和书、看看人家怎样打耳洞、怎样用玻璃球抽奖、卖糖人的怎样吹糖人、甚至有时候还有耍猴的,我就驻足在人群中看猴子给我们作揖、吃瓜子……[ www.zUOwEnBa.NeT ]

回想起那时候,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各种物品琳琅满目,真是千姿百态、热闹非凡啊!

可今天,我再次回到村里,来到会上,昔日的繁华一去不复返,却只见有两家卖树苗的,一家卖甘蔗的,一家卖气球的,一家卖苹果橘子的,一家卖纸的,还有一家修鞋的,赶会的人跟卖东西的小商贩差不多,赶这一趟会,也不过三两分钟,同龄人只遇见一个,还是路过的……

日子依旧,村子依旧,只不过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赶会作文(二)

在郑州郊区的好多村子,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会”和“集”。“集”在《新华字典》中解释为定期交易的市场,也就是“集市”,老县城和较大的村里里有。“会”在字典中没有专门的解释,我的理解是“会”和“集”的形式差不多,规模略小于“集”。

和村里的老年人聊天的时候,他给了一个比较准确的答案。古时候,那些比较大的镇子和村子日用品需求量很大的,一些商户就固定在那里做生意,时间久了就形成了集市,简称“集”。例如:有的乡镇每天都有集市,有的乡镇是分单双日子的集市。小村子需要的日用品不多,商户流动性很强,后来一些商户约好在某一天聚集到这个村子做买卖,就形成了庙会。解放后,好多村子的庙被拆掉了,赶庙会就换成了“赶会”。

我老家所在的村子每年只有一个会,邻近有的村子每年五六个会。上个周末适逢我老家村子有“会”,我带上全家去体验一下“赶会”的味道。

商户们非常重视赶会这个发财的机会,提前几天已做好了准备。村子周围的主要路口的地上写满了“占”字,这些“占”字意味着已有商户占到了这个地方,其他商户就不用来抢了。

天刚刚亮,会上热闹起来,蔬菜、肉副食品类居多,这为村民们招待客人丰盛的午餐提供了方便。临近中午,庙会上的人头攒动,村里的大街小巷都被小摊占领了。庙会上的商品很多,日杂用品、风味小吃、服装服饰、农产品占大多数。儿童娱乐设施如“蹦蹦床”、“小火车”,就连庞大的“旋转木马”也从城市来到了农村。

会上最拥挤的地方是卖服饰的摊位,既有布匹,又有服装;既有套装,又有单件;既有春装又有夏装;既有朴实的,又有时髦的……各种服饰物美价廉,受到了村民们的青睐。

走着走着,我发现一个小摊前围满了人,原来是一个民间艺人当场绘画。这个师傅能写能画,只要把自己的名字给他,就能快速把名字绘成一幅画。我的儿子禁不住诱惑,把自己的名字写出来,只见这个师傅拿着一个块儿状印章,蘸上颜料画了起来,不到五分钟的时间,以儿子名字为内容的画就完工了。我展开细细端详,画中有字,字中有画,真是名副其实的“字画”啊!

庙会上当然少不了卖宠物和花草的小摊。我买了几条金鱼。老婆喜欢养花,买了三株蟹爪兰。我们带着这些收获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赶会作文(三)

儿时的记忆里,赶会是一件比过年更快乐的事情。

记得小时侯,老家门前是一道通南扯北的大沟,沟不深,却有几十里长。沟的中段有一座火神庙,据说庙里的神仙很灵,因此香火很是旺盛。久而久之,传说中的火神爷爷的生日那天就成了我们那里最热闹的赶会的日子。-

那时候,乡下的交通很是闭塞,物质条件也相对贫乏的多,人们进一趟城很不容易,更别说现在遍布城乡的大大小小的超市了。所以,赶会便成了亲朋好友相聚、置办物品的大日子。-

我们那里起会的时候很是热闹,还要请来当地有名的戏班子唱三天大戏,因此,方圆十几里的男女老少都会早早赶来,白天赶会,晚上看戏,直到曲终人散人们才会意尤未尽地慢慢离去。-

会很大,人很多,大到牲口布匹、锄头、工具,小到萝卜白菜、针头线脑,还有炸油条的、炒凉粉的、卖各种手编的藤椅、藤筐的、衣服鞋袜的,只要你能想到的东西都会在会上找到。东西虽然多,但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些好吃又好玩的东西啦。-

那时候一毛钱可以买很多好吃的东西,我到现在还记得庙门口有个白头发的老头总是在卖一种煮熟的兰花豆,一毛钱可以买10个大大的豆子,放到嘴里,一股醇厚的豆香从嗓子眼一直流到心里。后来上学了,读了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想象咸亨酒店里的那些客人二两小酒、一碟茴香豆,便能优哉美哉半天,大概也是这种心情和滋味吧。-

酸酸甜甜的糖葫芦总是我的最爱。那时候,卖糖葫芦的人总是扛一根长长的竹竿,竹竿的一头绑了一圈金黄的稻草,上面插满了一串串鲜红诱人的糖葫芦。“糖葫芦勒,又酸又甜的糖葫芦勒。”一声声略带嘶哑的叫卖声,能把你的谗虫勾出来。于是,便会拉着大人的手,娇声娇气的哼咛,直到达到目的为止。如今还是爱吃糖葫芦,每次走到卖糖葫芦的地方便拔不动腿了,这时候,老公总会笑着捏捏我的鼻子“又谗了吧?”开门、下车,买回一堆山楂、草莓、核桃的糖葫芦放在我面前,看我眉开眼笑地吃下去,心满意足的给他一个甜甜的笑。-

甜甜的甘蔗也是我最喜欢吃的,买上一根长长的甘蔗,乐呵呵地背回家里去,砍成一节一节的放到炉子上烤,不一会,一股浓浓的蔗糖的甜味弥漫开来,满屋都是诱人的味道.甘蔗在炉子上慢慢变热,蔗糖的汁开始渗出来,发出呲呲的响声.这时候,就可以把外面的甘蔗皮剥掉,咬一口,一股热乎乎甜滋滋的味道让你满口流香,至今难忘.-

还有卖米团子的、吹糖人的、变戏法的、好玩好吃又好看,让你目不暇接。-

童心、童趣、童年的记忆,要不要和我一起,到乡下赶会去?

赶会作文(四)

今天我们班每个人都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我们也比往常更期待放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刘胡垌村又会了。有人问了:“会”是什么东东?其实就是规模比较大的集市,每年只有一次。

我曾经问过爸爸,为什么会有“会”。爸爸告诉我,因为每年只要这一天过完了,再过十几天就要收麦子了,人们会采购一些农忙需要用的物品,所以慢慢就形成了“会”。在以前的会上,人们卖的东西大部分都是镰刀呀,大扫把呀,木锹啊,都是为收麦子准备的。但是现在卖的东西都是吃的、用的、穿的、玩的,说白了就和去商场购物没什么两样。那有人又问了,有必要那么开心吗?当然了,除了逛个热闹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因为每年只有一次,所以很多人也会趁着赶会的时候走走亲戚,大家一起聚一聚,这样家里就会准备丰盛的饭菜。而且家长也会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让他们去买自己想买的东西,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今天大家这么高兴了吧!

下午,我和妈妈在会上慢悠悠地走着,因为现在这个高峰期,人多得已经到了摩肩接踵的地步,我们在一个摊位上停了下来。我被摊位上的出气球给吸引住了,我央求妈妈给我买一个,妈妈拿出了五元钱递给老板,又让我挑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我立刻打开了包装,手用力去捏球,一个个蓝色的球从网里挤了出来。没一会儿,我又买了一个激光灯,上面有三种颜色的激光灯,可好玩儿了!

走着走着,我们遇见了一位卖衣服的老奶奶。我注意到她是因为她的头发雪白雪白的,看上去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手脚很麻利,看上去一点也不像一个那么大年纪的人。只不过她说话的声音很小,小到站在她身边都听不太清楚。后来我才知道,她是因为之前得了重病做了手术才这样的。我很惊讶,如果我没告诉我这位老奶奶做了手术,我还真看不出来。这位老奶奶年纪这么大,身体也才刚刚恢复,还在做生意赚钱呐!自己花的钱也是父母的血汗钱呐!我们怎么能乱花钱呢?

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还在流动,我们买完需要的东西就回家了。

赶会作文(五)

今天是娘家村庙会,临近中午,我紧赶慢赶地跑回家中。爸妈准备了好多的菜,舅舅、舅妈们,姨和姨父们,欢聚一堂。一点多种,酒足饭饱,纷纷向爸爸妈妈道别。等我推着电动车也要离开时,家里已经只剩爸爸和妈妈两个人,好像本来也就只有他们二老。那么热闹的场景,仿佛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这让我想起了过去的庙会。

一年一度的庙会。在农村,赶会是件特别重大的事件。每个村子一年只有一天的庙会时间,会提前一两天准备很多好吃的。到了这一天,所有的亲朋好友就像过年走亲戚一样的聚在一起,吃饭、喝酒,闲聊。

那时每家都有一个小院子,可以停放好多电动车,机动三轮,摩托车,也能放汽车,只是那时,很少有人开汽车。长辈们、孩子们都早早地来到我们家,开开心心地玩这玩那,不大的院子,也能找到许多的乐趣。

吃完饭都会到庙会上去转一转,俗称赶会。庙会上,吃喝玩乐样样都有,人来人往,特别热闹,小孩子喜欢拿着零钱去套圈,喜欢买些小鱼小乌龟,喜欢在摊位上拿着汽枪打汽球;大人则会购买一些日常家用,或是衣服鞋子之类的。然后重新回到家,再一起坐坐,比较下大家在庙会上的收获,有的长辈还会留下了吃了晚饭再走,特别温馨。

一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很充实,这一天,大家几乎都聚在一起,那时感觉所有的东西都很美好,所有的人都很亲切。

现在,可能是拆迁安置搬了小区的缘故,可能是大家的工作越来越忙碌的缘故,可能是庙会上的东西已不能再入大家眼的缘故,没有人去赶会了,没有人坐在一起长篇大论的聊天了,大家都是匆匆地来,匆匆地走,好像到亲戚家坐坐是在完成一个任务,一项工作。

爸妈下楼目送大家走的时候,他们的眼中充满微笑,我的心里却满是落寞。

爸妈说:下午还上班吗?我回答是。他们接着说:那晚上还回来吃饭吧,饭菜剩了好多好多。我点头答应,离开家直奔单位,生怕迟到。也和老公约定,晚上还回爸妈家,不是为了帮着吃剩饭,是为了爸妈期盼团圆的那份心情。

过去庙会的感觉,真的很让人怀念。而过去的终归已过去,以后,只怕,也不会再有那个场面。而回忆,温馨又美好,就像一本好书,永记心间。

赶会作文(六)

从小学三年级起,妈妈就开始做生意——赶会,说起赶会,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肯定熟悉,有的在县城生活的人也会有所了解,小的时间特别的喜欢赶会,因为会上吃的、喝的一应俱全。

最开始妈妈赶会时是骑自行车,货物就绑在自行车后座两边,路近的倒还好,路远的皮筋一骑就是一个多小时,到会上后忙着出摊,最开始摆摊是用一张床单铺子地上,把货物摆在上边,货物有:小发卡、小发带、袜子、针线等。当时发卡在农村很稀有,家里的大人不会没事给孩子买发卡,而我的发卡却有很多,卡了一头的发卡,同学们很是羡慕,那时间的虚荣心,丝毫不觉得妈妈辛苦。

小学五年级时,爸爸看妈妈太辛苦,于是给她买了一辆二手的三轮车,后来被改装成电动三轮车,这样妈妈更省劲了,去远的地方赶会开着三轮车一会就到,但是三轮车是二手的,所以会经常抛锚,为这妈妈渐渐学会了怎么去修理,想一想她也真是不容易,除了赶会,还要去学会一些男人才会的本领。

等到上初中时,家里有多余的钱了,于是换了一辆加油的摩托三轮车,这辆车整整伴随了我整个青春期。星期在家时,有时间会和妈妈赶会,早早的起床来到会上,这时赶会不再是铺单子摆东西了,而是换成了铁架子上面方木板,铺上单子把货物摆上去,既干净又美观,货物也从开始的几样变成了几十样,会上的人也多了起来,由于妈妈进的货物花样多,质量也好,所以她是会上生意最好的,跟着妈妈赶了几个会后才深深的感受到赶会的不易,起得早不说,还要去到很远的地方摆摊,摆摊不仅需要摊子还需要搭棚子,棚子架是用钢铁做成的管子,很沉不易放上去,所以出一次摊子和收一次摊子都会累一身汗,妈妈有腰间盘突出,一天下来,她累的腰都直不起来,有时间生意好,一天她都不去厕所,因为离开会耽误生意。

寒来暑往,妈妈赶会一年又一年,慢慢的我们长大了,成家了,哥哥和我告诉妈妈别干了,妈妈却说:“我干点,你们压力就小点,而且干一辈子了,现在突然不干了,我闲不来”,父母的爱总是那么无微不至,他们早早的替我们盘算好,而唯独忘记了自己。

赶会作文(七)

农历六月初二是我姨家的庙会。农村的庙会,几乎每个村都会有。一到这一天,亲戚们都会聚集到这里。如果几个村子挨着,又都比较小,“会”就会集中到一个村子,其它几个村也叫“过会”,亲朋好友也照样在这一天到来。庙会上有很多卖东西的,吃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有好多卖东西的都会买一本“庙会集子”,薄薄的,大人的手掌大小,上面记录了十里八村庙会的日期,很实用的一本小手册。买东西的往往要提前几天占位置,因为卖东西的人很多,村子热闹得地方又有限。他们的货摊摆在村子的路两边,写一个大大的“占”字,表示这一小片已经有人占着了。记得我小时候,路远没有现在的好,很多人天不亮就赶到这里,然后在这里等上一天,吃也要将就着,很是辛苦。

妹妹盼了好久才等到这一天。一大早,我们就开始收拾,九点半,向目的地出发。一路上,心情是愉悦的,满怀期待的,很有些“乘兴而往”的韵味。

到了中午,所有的亲戚都来到了。来的早的人,女人到厨房帮忙,男人和老人坐在一起彼此问候问候,说说最近的生活,孩子们早跑的没影了,去会上闹腾了。记得我小时候,每逢我们村会,一大早,总会到会上逛几趟。那是,会上还没有多少人,也不会堵车。

我们这过会,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吃。由于亲戚朋友很多,主人要准备很多吃的,前一天就要开始准备。第二天,一大早就开始忙活,一直到中午,摆好满满的几桌子。开饭了,男的一桌,女的一桌,孩子也能凑成一桌,由辈分高的老人带着。大家高高兴兴的吃着、聊着。孩子们往往早早的就放下筷子,他们呀,早在饭前就变成了馋猫,偷偷地捏着吃。一开饭,几杯饮料下肚,几口肉一吃,就饱了。主人总是最后一个吃,又要做菜,做完了菜又要到别家去请亲戚(有的亲戚一人串几家,他可以到任何一家吃饭,任何一家都要去请一请。)。好不容易坐下了,赶紧吃几口填一下饿扁的肚子,又要站起来做上第二顿。第二顿往往是一些鸡蛋面汤或是蜜枣汤圆一类的稀饭。

吃完了饭,如果天热,主人还会上一些水果,比如西瓜。大家再聊一会,大部分亲戚就会离开,几个较亲近就会晚一些走,大家会结伴去赶会。

下午四五点,会上最热闹了。这时候买东西的人最多,离开的人也最多,经常堵车。逛一趟会,会买一些需要的物品满载而归。

现在,随着村子的拆迁,农村过会的风俗却保留了下来,真的感到欣慰。写此文,献给我的孩子,希望将来他们读到可以了解过去的“庙会”,虽然我记录地并不完整,可是我还会向他们讲解我曾经的快乐。

赶会作文(八)

从单位出来时,已是华灯初上,串串车灯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融入车水马龙中。

骑车经过两个红绿灯,小区门前的马路已依稀可见,咦,前面马路上怎么那么热闹,突然想起,原来今天有会,昨晚去小区超市买菜,超市的大姐还对我说,明天村上有会,会来很多亲戚,还要准备饭菜,我当时羡慕的紧,这就是亲戚朋友住的近的好处,随时都可以找理由聚一聚,真好!

今天又是忙碌的一天,忙完所有的工作,天色已经暗下来了,也早已忘记了今天要赶会这件事。

骑车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回到家中,老公正和妞妞一块玩,放下包,我问他们爷俩怎么没有去赶会啊?老公说,这个会到晚上十点才结束呢,等吃过饭再去吧。我正要做饭,妞妞缠着我非要给她讲绘本故事,最后她爸爸去给她讲故事,我做饭,这时光也是其乐融融。

等吃过饭,和老公一起牵起妞妞的小手去赶会,会上人真多,这份热闹让我不觉想起儿时赶大会的情景,远远近近的商贩都来了,街上路边摆放着很多摊位,有吃食,有小玩意,还要日常百货,几乎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来赶会的人儿,真是热闹极了。

妞妞最感觉新奇,她一会儿看看这,一会儿看看那,特别是一些她没有见过的物件,她极想知道那是什么?这是什么?

一次次拉起她挣脱的手,极不放心,牵着她正走间,她被一个玩具摊位吸引住了,只见她两眼放光,抱住一个玩具,那是一个稍大点的恐龙,一触碰开关还会发出声音,她喜欢极了,我被她那份热爱感动,给她买了一个,她便一直把大恐龙抱在怀里,这便是孩童最简单的快乐!

继续往前走,我们一个摊位一个摊位的走过,又遇到一只会跳的小青蛙,这种小青蛙我们小时候经常玩,做的很逼真,一触碰它就会一次次用力的往前跳,很是好玩,就给妞妞又买了一个。

人如梭,来来往往。

璀璨的路灯下,有的摊位前顾客很多,也有的摊位前人很少。

我们逛了一会儿,已是收获满满,提着大包小包的物品,开始归家。

回家的路上,妞妞紧紧的抱着她的恐龙宝贝,再一只手拿着青蛙,嘴里不停歇的说着:“快回去,我要和小石头还要其他的小伙伴一起分享我的玩具。”

我们一家三口牵着手,一起回家,走进小区,所有的喧嚣都被挡在了外面,路灯下,我们的影子被拉的很长很长,最平凡的幸福大概也是这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