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作文体裁观后感内容页

百团大战观后感800字

百团大战观后感 篇1

今天我看了一部令我热血沸腾的电影——《百团大战》。

该片讲述了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进入最艰难时期,中国陕北延安,在日军轰炸机频繁轰炸下,、朱德等中共领导人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再现抗战时期重点战役而拍摄的影片。

当彭德怀将军看到战争伤亡人数统计时,左权将军说到:“这就是战争,侵略者已经打进了家门,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宁可浴血而死,也绝不引颈而亡!”在彭德怀最亲密的战友和兄弟左权牺牲后,他说到:“要想不亡国灭种,唯有抗战到底;要想种族不灭,唯有抗战到底!”

龙归沧海英魂壮,血沃大地劲草肥。这,就是抗战英雄们的精神!影片多次演到,老百姓组织集中为八路军的战役行动做物资准备!彭德怀说道:“没有这些老百姓的牺牲,就没有今天这个局面!百团大战,就是一场人民的战争!”还有大娘拿着鞋子对战士说:“我们不要钱,送给八路军的。”看到这里潸然泪下,在战争年代,老百姓的支持鼓舞了士气!

?百团大战》描绘了一幅气势宏伟的战场全景,也用英雄们可歌可泣的故事告诉我们,百团大战的意义,不仅在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更是为鼓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信心,是世界迈向和平年代的一记强音。

如果没有主席的伟大,就没有新中国;如果没有左权将军的身先士卒,就没有那些人民的生命;如果没有彭德怀老总的机智,就没有战争的胜利。他们愿意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来抵御外敌的进攻。愿意抛头颅、洒热血来捍卫祖国的神圣疆土。

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始终牢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铭记历史,居安思危。《百团大战》,给予我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命的幸福追求;更是对幸福生活倍加珍惜和展望未来的动力。

百团大战观后感 篇2

我观看了《百团大战》这部影片,深深地被震撼了。那一幕幕硝烟弥漫的战争画面,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来源 WwW.ZUOWENba.neT )

影片讲述了八路军历经各种磨难战胜了日军的故事。而最后一场大仗,让我真真切切地想进入到荧屏里去助八路军一臂之力!在这场恶战中,彭德怀总司令站在危险前沿,拿着望远镜,密切关注着战局,左权和其他将领们要拉他下来,可他说:“我要和士兵在一起!”多么可敬的人啊!没有因为自己身居要职而高高在上,一句“在一起”振奋了全军多少战士的报国之心。

还有那位梁政委,她接到命令带领团员去挖暗道,挖好后,把炸药包往里塞。“轰!”一声巨响!突如其来的袭击让日军乱子阵脚,在心里默默地喊着加油的我也为他们感到高兴。但是,敌军的战斗机出现在了上空,投下了炸弹,梁政委不顾个人安危,急忙扑过去推开了一名战士,当飞扬的尘土散去,那名战士毫发无损,而梁政委却躺在那片烧焦的土地上——她牺牲了。她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年轻的战士,为了革命无怨无悔。

我的眼睛湿润了,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们勇敢、不懦弱,或许他们认为为国捐躯是一种光荣吧!保卫祖国是自己来到这世界上的使命吧!可能是因为现在没有战争,许多人不能理解这些军人是哪来的勇气。但你们可曾想过,如果当时你也是一名战士,你会这样做吗?有些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会说我愿意,当兵要的就是一种舍已为人的精神,保住了国家,就是保住了一切!这是一种信念,坚定的爱国信念!

战争胜利了,电影结束了,但彭德怀总司令说了一句话让我永远无法忘记:宁可浴血而亡,不愿待颈而死!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坚持抗战的精若没有他们付出巨大代价,牺牲自己的一切,就没有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存在,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必须牢牢铭记这段历史,奋发进取,奉献青春!

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我们为今天的祖国繁荣昌盛而自豪,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做一个勇于面对一切困难、积极向上的好孩子。

百团大战观后感 篇3

早前就有《百团大战》这部电影,那时候年纪还小对这类型电影不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意识到国家民族这个词的深刻含义,一听说2022年由宁海强,张玉中翻拍的电影《百团大战》今天上映,迫不及待跑到影院兴冲冲的看完了这部爱国主义大片。

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参战部队多达105个团,故中方称为百团大战.这场战役打了大大小小上千场仗,不可能在一部电影里都表现出来。我们选取了三场大仗来表现,娘子关战役、西营坞战役和关家垴战役,也是百团大战中最典型的战役。宁海强说,用三场大仗来撑起全片的筋骨。

娘子关战役主要是破坏敌军公路、铁路线,需要打掉娘子关的日军据点,在百团大战的第一阶段。编剧刘英学介绍,片中的第二场大仗是西营坞战役,地名是虚构的,但战争是百团大战中真实发生过的。百团大战主要有八路军三支部队,娘子关战役是由晋察冀军区打的,西营坞战役就写成是贺龙率领的120师打的,也是百团大战的第二阶段打法,以拔掉日军据点、解救中国百姓为主。

关家垴战役是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战斗,以反日军的大扫荡为特点。日军从前线调回来大批部队来华北扫荡,想找到八路军,电影里也进行了表现。片中日军有一支五六百人的联队,窜到八路军的一个隐秘兵工厂附近,彭德怀当时就急了,调动刘伯承的129师来打。刘英学说,日军联队人数不多,但占据山头,非常难打。刘伯承想引日军下来打伏击,彭德怀坚持要把敌人消灭在山头上,最后打下来了,但八路军伤亡惨重。

我看了百团大战的电影,感觉日本人太坏了,他们攻打我们国家的领土,杀害了许多中国人。

有一次八路军反攻娘子关的时候,开始打了胜仗,后来敌人增兵来了,我们就往后撤,碰到一条小河,敌人用机枪扫射,我们一百多人,最后只有十多人,大家看到这里,没有不流泪的。后来,我们聚集了一百个团,五万多人,炸了敌人的二百八十多处铁路,还破坏敌人的交通和公路,打了一个大胜仗。我高兴极了!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相信,有你们这些革命先烈做我们的榜样,祖国的明天一定会五彩缤纷,一定会神采飞扬,一定会更加的繁荣昌盛,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怀念这些英烈,他们为我们创造了新中国,所以才有我们今天 的幸福生活!

百团大战观后感 篇4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如今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也确是先烈们用身躯换来的。《百团大战》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上世纪人民的艰难生活与革命先烈们艰苦奋斗的战争背景。

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艰难时期。在中国,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书节败退,于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发起了这次的百团大战。在彭德怀和左权的指挥下,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支持下,在八路军全体指战员和战士的共同努力下,战役取得辉煌胜利。

有一句话让我记忆很深刻,从人在旗在到人不在,旗也在。让人热血沸腾。其实这旗手已经换了很多人,人不在旗也在。这句话看似平淡的说出,其实这里面包含了多少英烈的灵魂,包含了多少对意志的感叹。旗虽破了很洞,但旗仍如血般鲜艳。这句话是否也表明,虽身躯己亡,但精神水驻随旗帜传递着,我想是的。几十年以来,人们仍歌颂这种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依旧流动在军队里,警队里……。

去年暑假,香港黑势力猖狂,是香港警察勇于担当,勇敢的站出来维护治安,守护民众的安全。新疆、西藏不法分子蠢蠢欲动,是边防士兵保护着人民。这些岂不是红军精神?百团大战的胜利取决于全体战士的浴血奋战,当然也离不开彭德怀等优秀领导的出色指挥,这也就说明,一个组织要有好的领导者,这样的组织才可以走得更远,走得更快,走上大道。

如今,中国有了习近平主席,便大大加快了民族复兴之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一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终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纵观历史,中国的每一次辉煌,都是人民群众在英明领导者带领下实现的。

21世纪的中国人平平安安,生活安定,我们不能够忘记那些曾经为和平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我们敬佩前人无畏,感慨战争的残酷,更应该记住历史。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这八个字应烙印在每个中国人心中。

百团大战观后感 篇5

今天下午观看了影片《百团大战》,这部影片剧情震撼人心,令人热血沸腾。片长120分钟,短短两个小时却记录了中国士兵抗战5个多月的壮烈事迹。之所以叫百团大战,是因为彭德怀率领105个团抗战,场面之壮观在看到影片的名字的时候我就有所领略。

这场战争是在1940年正式打响的,当时的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中以身殉国,光荣的牺牲了。那个时候我们大半个中国已经被日本鬼子侵略了,他们设计了一个囚牢计划,当时日军在华北建立了很多个据点,碉堡、铁路和公路。这些加起来就像一张大网,把日军巩固成一个大集体。这就是‘以铁路为主,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我坐在位置上静静地看着影片,作为小学生我还不怎么了解影片中的敌方我方战线战场,但是我看得出来那战场上的杀戮是我们中国士兵为了保家卫国被迫拿起枪杆子与日本人浴血奋战,随着影片的放映我也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好像我已经来到了战场边上,战火就在我的耳边咆哮着。“砰砰砰”的爆炸声响起预示着高潮的来临。指挥官彭德怀和副总参谋长左权在战场上指挥沉稳,亲自上战场与敌人斗智斗勇,命令新四军挖地下通道把整个山炸毁睿智抗敌。

片中有个哑巴,在一次战争中,他奋勇抗战,挺身而出,身骑一驹,前方就是千千万万的敌人,心中也许只有一个信念:我可以!他在马尾上系着长长的竹竿,向敌军的队伍冲去绊倒了敌军的马匹和军队,真正做到了以一敌百,然而即使钢筋铁骨也耐不住颗颗子弹,哑巴悲壮殉国了。大家都叫他哑巴,我不知道他真正的名字是什么,但是他的铮铮傲骨却深深印在了我的脑中。

回到家听了影片的片尾曲《等待黎明》,歌声悠扬缓慢,悲壮凄哀。“烟火绽放,照亮这沧桑的夜空。越过高山,等待美丽彩虹。”这烟火也许是战场上炮火也许是胜利后的烟花,它照亮了我们的祖国大地,照亮了我们内心的希望。“你曾说过,等春风吹来乌云散,你和我一起看那山花开”。待到山花开的时候让我们采一束映山红献给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们,向他们的铁骨致敬,向他们的无私献礼!

百团大战观后感 篇6

今天上午,集团公司组织观看了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而献礼影片《百团大战》。作为一名有血性的中国人,我深受感动。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由中国共产党所率领的八路军与日军在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以破坏华北日军所占领的交通线、矿山为目的的大规模破袭作战,使日军的交通线瘫痪。

在这次战役中,我军一共进行了1800多次战斗。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的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遏制了妥协投降的逆流。在影片中日本侵略者对姚家村实行三光政策,其中日本侵略者竟然活活的烧死了屋内的几名妇女和一名刚刚出生的孩子。令人发指的悲惨场面,激起了我们的民族仇恨,正如彭德怀司令大吼所说的:要想种族不灭,唯有抗战到底。在娘子关火车站,许多战士牺牲了,为了胜利抢扳道岔,经过激烈争夺,反复冲杀,多少八路军战士前赴后继,英勇牺牲,最终一名战士用自己的身体压倒扳岔道使铁轨连在一起火车撞飞了装甲车消灭了敌人,抗战取得胜利。

作为一名中国人,一个热血青年对日本侵略者的行为,恨之入骨,这样的行为简直惨无人道,这样的国仇家恨永远不能忘记。我们会永远记得那些为了抗战胜利的英雄们,像英雄们致敬。 (客运九公司陈良)

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集团公司组织我们观看了《百团大战》,重温了那段永不磨灭的抗战记忆。《百团大战》是八路军抵抗日寇发起的一次大规模主动的进攻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遭到大面积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囚笼政策”阴谋。当时我们在贫弱的条件下,面对日寇如此精良的武器装备,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牺牲,团结抗战,从起初的二十几个团到最后的一百余团,沉重的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观看完电影,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永远不能忘却那段民族苦难的岁月,永远不能忘却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的英雄前辈, 永远不能忘却今日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平日的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将爱国主义情怀转变为努力工作的动力,珍惜自己的岗位,为旅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美好中国梦增砖添瓦!

百团大战观后感 篇7

我看过好笑的《捉妖记》,还看过令人心惊胆战的《侏罗纪公园》,但是,最让我震撼的电影是——《百团大战》。

开场是邓超演的爱国将领张志忠,他为了国家兴亡在战斗中英勇献身,成为了一名烈士。接着出现了日本鬼子的军队正在扫荡一个村庄,一位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他让儿子躲进井里,儿子得救了,可是那位父亲却被日本鬼子杀害了。日本鬼子实施三光政策,整个村子的人都被杀了,粮食也全部被抢。当八路军赶到这里的时候,这么好的村子已经变成了一遍废墟。副司令彭德怀说:这血海深仇一定要报。这样的场景让我感到无比愤慨,日本鬼子真是畜牧不如,连妇女和小孩都不放过,我好象也感觉到了彭德怀的愤怒。

剧情到了中间,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敌人开来了战斗火车,我方一下子伤亡惨重。这时,有人看到旁边的火车,他想到了一个办法,用旁边的火车去撞敌人的战斗火车,正好有一个女八路会开火车,他们就去抢旁边那辆火车。车抢到了,可是要让两车相撞,必须在一条铁轨上,可现在却不是。一个士兵自告奋勇的去移动铁轨,可是他还没到开关处就被敌人打死了,接着第二个、第三个……一会儿战士们的尸体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这时又有一位战士在战友们的掩护下冲到了开关处,当他刚移动到一半时就已经连中了好几枪,但他仍然在往前推,终于他使出了最后一点力气将轨道移开了,两辆火车相撞了,最后八路军夺得了最后的胜利。这时,我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这是用多少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呀!我们国家的五星红旗,不就是这些战士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的吗?为什么这些人都不怕死,甘愿为国家现出自己的生命呢?这就是我们的爱国之心,我忠心地感谢那些英勇无畏的烈士们,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要好好学习,为伟大的祖国而作出自己的贡献。不要辜负了自己,辜负了那些为了祖国而英勇献身的战士们。长大以后好好做人,不要忘记了这么美好的生活是怎么得来的。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要做一位爱国的、敢于为祖国献身的好公民。

百团大战观后感 篇8

27日有幸观看了影片《百团大战》,使我感触颇深。影片中的历史人物英明神武,故事情节真实感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令我身临其境。

此片播出时,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其献礼的意味很强,时刻提醒当代年轻人应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百团大战》用了大篇幅的战火笔墨刻画了战争之残酷,战场之惨烈。战争之伤害,对于交战双方来说,实际上都是巨大的。杀人一万,自损八千。百团大战我军投入兵力高达105个团,40多万人,毙伤日伪军两万多人,但我们自己的伤亡也高达将近两万人。伤亡实际上是对等的,代价不可谓不惨烈。不得不承认,日军当时的战斗力之强和武器之先进是一穷二白的八路军无法相提并论的。但,为了民族的荣誉,为了人性的尊严,我们也必须硬顶上。片中对于战争对于人命的摧毁全方位真实展现,展现了一部历史正剧的凛然气象。我们看腻了手撕鬼子的闹剧,我们鄙视裤裆藏雷的龌龊,我们拒绝虚伪的阿q精神,我们厌烦了无尽吹嘘的自嗨,我们需要的是真正展现战场之真实状况的影视作品,还原历史的冰冷与残酷。抗日战争史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落后就要挨打,那段历史将永远被铭记,百团大战的精神也将永远传承。

爱国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800字

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

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机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3个师团全部、2个师团的各2个联队、5个独立混成旅团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各2个大队、1个骑兵旅团的2个大队,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爱国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