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答案作文600字初三
印梓妍
人十能之,己百之;
人百能之,几千之;
故虽愚必明,虽柔必刚。
——题记
惟不懈不怠勤练奋发者,方能寻花穿路,拨云见日,使答卷堪算完满。
翻动着体育成绩评分表,愁云不请自来,对于我这种“重量级嘉宾”,跑跳谈何容易,可遥想那近在咫尺的体育中考和周遭同学遍近满分的大好成绩,自己内心的好胜被激起,誓发要一鸣惊人,让那份薄薄的答卷上印着好看的成绩。
可答卷之路,谁不言艰辛异常?
每日完成作业后,便抓起跳绳下楼,日复一日,心情早由初始的笃定奋发转为摇摆不定。
迈着认命的步伐走下楼,无力地摆开绳,跨过脚,起跳,连续,打断,复来……一次又一次。酸软的手臂,再不能胜任工作的口鼻,重如铅的腿无不叫嚣,放弃吧,放弃吧,就此别过。我宁愿上楼做题的念头系数冒出,为什么啊?体育为什么这么难啊?我垂下无力的臂膀,倚在花坛边。
望向空中明月,假若月上果真有嫦娥,那么你能否告诉我,该怎么做?问月月不答。那袭袭清辉在夜晚格外澄澈、皎洁。风拂,干爽了满身的汗;风拂,月依旧是月。哦,也许它教我坚持。浩瀚夜空,独明月一轮;偌大空地,独练客一者。答卷之路,注定需忍受孤寂难耐之苦……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我这样告诉自己。摇动手腕,那软而无形的绳又被刷了起来,发出掷地有声的声响,绳带动了风,却摇不动我内心的坚定。一下一下,绳动,我便在成为更好的自己。
得卷益,答卷难。总有一份信念敦促着答卷者前行;立志易,坚持难,总有一个物件在答卷路上使你晓理。
那么答卷者们,人十能之,己百之;人百能之,几千之;故虽愚必明,虽柔必刚!你我共勉。
风拂,月依旧是月。
绳动,答卷者愈强。
第二篇:答案作文600字初三
人生总是要面临不同的问题,就如同岔路口一般,总会有人选择不同的答案,走向不同的方向……
以前我总是想,在我们这个年龄,难道只有学习吗?或者换一种说法——在我们这个年纪又可以做些什么呢?
我曾见过一个小姑娘,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每天早早起床,生火、做饭,照顾好爷爷奶奶后,自己坐下来安静写作业,或者站在高处远眺,看青山绿水,看细水长流,而后独自发呆。后来我才知道,那小姑娘生活在农村,父母出门打工,她学习不错,却只是自己一人学习,没有练习册,没有补课,每天照顾老人。她和我一样大,我却从她身上看到了坚强,能吃苦、勤奋……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在我们这个年纪应有的模样。
无独有偶。我有一个朋友,她也同我一样年纪,每天学习,给自己的未来做好了规划:以后考上哪所高中、考上哪个大学……我不解,问她:“我们这个年纪又可以做什么?你又何必这么努力?未来不有的是时间?”她沉默了一会儿,对我说:“这个年纪是正应该努力的,正值少年,应该迎风奔跑、逆风飞翔,而不是全部交给未来。”
我听后一愣:是啊,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在我们这个年纪,不就是应该拼命努力、勤奋刻苦吗?我们的生活安逸,却似乎迷失了自我,忘却了这个年纪应该做的事,淡忘了少年的意义,好像只有看到别人努力才会唤醒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才会让自己不再迷茫。
那一刻,我似乎找到了一切问题的答案。从前,我的心里有一阵浓浓的雾,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而今浓雾散去,我终于看到了发着光芒的答案……
第三篇:答案作文600字初三
王宜凡
百年正青春。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日之中国,国泰民安,国富兵强,这盛世是一份份答卷共同铸就的成果。
回首百年前,那时的中国正值危急存亡之秋也。列强的侵略,让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让我们可爱的母亲遍体鳞伤。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点亮了一束光,照进了中国的黑暗之中,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李大钊、陈独秀、鲁迅、陈延年、陈乔年……
英雄是什么?我想英雄就是李大钊先生“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是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的志向。《觉醒年代》中李大钊先生振臂高呼:“中华民族之振兴,一百年后的中国,他必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是他们看到了社会主义,为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找到了出路。
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他们向百年前的中国交出了鲜红的答卷。
如今的时代是我们青少年的时代。生逢其时,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崇高理想,向时代发出我们的声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有共青团代表激昂献词:“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祖国边陲,有戍边战士深情告白:“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报效祖国,应是我们青少年的素养。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从点滴做起,承担起时代的重任,以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这是我们向百年后的中国交出的青春答卷。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使命。如果向每一个时代都交上完美的答卷,那么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绝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
第四篇:答案作文600字初三
詹子杭
答卷无处不在。优异的成绩是对老师的答卷;诚实守信是对人性的答卷;“今日方知我是我”是鲁智深对禅心的答卷;“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对信仰的答卷……
我的答卷上,写着两个字:风景。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我站在窗前,静观昨日的褪去,今日的崛起。我会不自觉地想到那位总是站在木屋前观看日出的大文豪。此时此刻,我与他心意相通。川端康成说:“凌晨四点,我发现海棠花未眠。”那株开得绚烂的海棠是给他的答卷,而他的发现和思考也是给海棠的答卷。当我也能够在放学的路上窥视到那朵还未开的花,也能够在烈日炎炎的长城上寻到一块饱经风霜的砖,也能够在喧嚣纷扰的世间邂逅很多暖,我便是在自己的答卷上画下了第一笔。
又是一年毕业季,那群以笔为剑,以字为刃的考生们换成了我们。在如雪花般漫天飞舞的试卷里,我争分夺秒地追逐所剩无几的日子,如同追逐一去不复返的光阴。人间骄阳正好,风过林梢,彼时我们正当年少。当我在考场上胸有成竹地书写,当我在脑海里幸福快乐的憧憬,我便是给自己的答卷上绘成了繁花似锦的水木年华。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见证了祖国的光速发展,见证了奥运赛场上越来越年轻的面孔,见证了疫情下共克时艰众志成城的大爱无疆,我也更加坚定了我心中的信仰,一步一脚印,一画一成图,这是我人生答卷上的未完待续……
如果说,风景是山河烟火,是少年与爱,于我而言,风景也是渗入我点点滴滴的生活,有惆怅更有欢喜。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我的答卷上已被绘上了许许多多的风景,或稚嫩或绚丽,或安静或肆意……未来,我也会带着这份答卷,且行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