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幼儿园心理健康温馨提示

幼儿园心理健康温馨提示 篇1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当我们为孩子不稳定情绪而困扰、亲子关系紧张、行为不受控制而烦恼时,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怎样积极应对呢?为了宣传普及科学的亲子沟通和教育方法,共同做好孩子心理疏导工作,营造关心关爱儿童健康快乐的良好氛围,值此__月__日“____日”之际,__幼儿园特开展此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确保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充分体现生命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3-6岁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抓住儿童期心理教育的黄金阶段,科学的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

不要让暴力教育主导孩子

孩子犯了错,不可采用打骂的方式,打骂孩子不但不会让孩子认识到错误,还会破坏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密感情,特别容易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对一些性格较为外向的孩子采用打屁股等暴力手段进行教育,不但不能起到教育作用,还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还会让孩子模仿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对于胆小的孩子采用暴力教育手段,会使孩子变得更缺乏自信、充满挫折感,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塑造。

1、多多了解孩子,同孩子做协商

家长在忙于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耐心倾听孩子,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来对待孩子,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3、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聊、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4、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这样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正确对待孩子的心理问题

孩子在生活中多多少少会出现心理问题,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家长不必要太紧张,但也不应不管不问,要适时地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疏导。

1、情感咨询疏导,做孩子的心理医生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心理素质培养尤为重要。父母要对孩子观其颜、察其色,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2、要关心孩子的心理表现和心理变化

通过谈心、做朋友形成更密切关系,从解决矛盾着手,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

3、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家长可以通过有益的故事、电影、电视的某些片段,分析情节中蕴含的道理,使他们看到现实社会真实的一面,帮助他们做好经受困难和挫折的准备,发展心理平衡感,增强心理承受力。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要及时加以解决,把心理问题造成的危害扼杀在摇篮中。对孩子的教育,家长有必要多学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以便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加以合理的疏导。

幼儿园心理健康温馨提示 篇2

尊敬的各位家长:

众所周知,身心健康是儿童发展的前提条件。除了身体健康外,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切不可只停留在对于心理问题的事后干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家长们更应该在心理问题发生和发展之前先行培养孩子自身的积极力量,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环境并可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生几率,也可以改善孩子的学习表现。在此,幼儿园呼吁家长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

1、成为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导师,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的镜子。因此,父母要尽量避免和减少高高在上的说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要知道,孩子未必会按照父母所说的去做,但一定会学习父母是如何做的。

2、学会尊重孩子,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教育孩子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切忌对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要去观察孩子,理解孩子,发现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和道理,然后我们才能做到正确地引领孩子。< WWw.ZuowEnBA.neT >

3、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要理解孩子,最好能放下架子和孩子做朋友,耐心地听孩子倾诉,不要总是命令他们。作为家长必须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了解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一个会关心孩子的好家长。关心有很多种,我们不能只在物质方面关心他们,精神上的关怀更重要。很多家长以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要就可以了,其实,孩子成长中,精神关爱至关重要。

4、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

作为家长应多关心孩子的心情,而非只是关注在幼儿园都学到了什么;有时候,哪怕不提供任何建议,仅仅是认真倾听孩子想说的话,就能起到非常大的帮助。父母要努力成为能被孩子信任以及愿意敞开心扉的人。

5、多挖掘孩子们的闪光点

若孩子犯错,也多采用鼓励的方式来教育,而不是批评惩罚。教育引导孩子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6、对孩子讲诚信,说到做到

我们的家长朋友经常在一些时候,对孩子允诺,说过了自己还不放在心上。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再信任你。信任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您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祝您和您的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幼儿园心理健康温馨提示 篇3

幼儿的第一个叛逆期发生在3-6岁,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动荡期,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一起来看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都要注重哪些原则,我们一起做好孩子的心理卫生健康教育。

1、不要过分地关注、保护、宠溺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遵从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误导孩子!家长可以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但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力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便不能享受权利。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也可以奖励孩子,但我们的方式方法很重要,并且要适度。

3、不要太约束孩子!应该多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放手让孩子走进集体,学会融入集体生活,不做温室里的花朵。

4、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愿意或本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会更排斥哦。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根据自己的想法决定孩子的喜好!

5、不要打骂甚至恐吓孩子!一味的严厉要求、打骂,你的喜怒无常只会让孩子敏感多疑,养成自卑、胆怯、逃避事实等不健康的心理,甚至导致反抗、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要多多的鼓励他们,并学会与孩子沟通,多听听他们的心声。

6、不要当着小伙伴的面指责或批评孩子,这样会大大损害孩子的自信心哦!可以回家后或无他人时再告知孩子哪里做的不对!

7、帮孩子多多分析他所处的环境,与孩子一起解决眼前的困难!家长凡事不要包办,应该教会孩子分析问题,并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自我服务激发成就感,家长们应积极鼓励孩子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引导孩子自我服务。小到折衣服、晾晒衣物,大到打扫卫生、做一些好吃的美食等,并给予孩子一些鼓励与肯定。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不仅分散了孩子一部分的焦虑情绪,也能够激发孩子的成就感。

当然,要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不但要给予他们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给他们做出良好的榜样,让我们一起用心浇灌、用心培养、静待花开。

幼儿园心理健康温馨提示 篇4

亲爱的各位家长:

众所周知,身心健康是儿童发展的前提条件。除了身体健康外,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切不可只停留在对于心理问题的事后干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家长们更应该在心理问题发生和发展之前先行培养孩子自身的积极力量,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环境并可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生几率,也可以改善孩子的学习表现。

在此,__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呼吁家长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

一、成为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导师,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的镜子。因此父母要尽量避免和减少高高在上的说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要知道,孩子未必会按照父母所说的去做,但一定会学习父母是如何做的。

二、学会尊重、平等的与孩子交流

教育孩子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切忌对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去观察孩子,理解孩子,发现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和道理,然后我们才能做到正确地引领孩子。

三、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要理解孩子,最好能放下架子和孩子做朋友,耐心的听孩子倾诉,不要总是命令他们。作为家长必须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了解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四、做一个会关心孩子的好家长

很多孩子的问题反映出来,家长们“不会”关心孩子。关心有很多种,我们不能只在物质方面关心他们,精神上的关怀更重要。很多家长以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要就可以了,其实,孩子成长中,精神关爱至关重要。

五、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

作为家长应多关心孩子的心情,而非只是关注在幼儿园都学到了什么;有时候,哪怕不提供任何建议,仅仅是认真倾听孩子想说的话,就能起到非常大的帮助。父母要努力成为能被孩子信任以及愿意敞开心扉的人。

六、多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若孩子犯错,也多采用鼓励的方式来教育,而不是批评惩罚。教育引导孩子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七、对孩子讲诚信

我们的家长朋友经常在一些时候,对孩子允诺,说过了自己还不放在心上。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再信任你。信任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着一代人的成长,愿每位幼教工作者、家长、全社会都来关心幼儿的心理健康。愿每个幼儿都能健康的成长。

幼儿园心理健康温馨提示 篇5

尊敬的家长:

您好!

健康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孩子的快乐与健康,进步与成长,时时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

幼儿期是个体心理发育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其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很大。我们要为孩子的心理健康筑建起一道有力的防护墙,家园合作,同心协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信号

信号一:厌学

孩子不爱上学,家长会本能地警醒,并会去找外部环境的问题:学校的教学方式太过死板?老师的行为不当?孩子在学校遭受霸凌?……当然,这些都有可能是原因。但如果孩子的表现和其他同学差别过大,那么家长就该警惕,是不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出了问题。

信号二:沉迷网络和游戏

现如今,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网络。但如果孩子过于沉溺于虚拟世界,甚至放弃自己的前途学业、人际关系,那可能就不仅仅是管不住自己了,而是心理出现了问题。

信号三:拖延

孩子如果仅仅偶尔出现拖延的情况,可能只是因为犯懒。但如果一直拖延,事事拖延——管制引导都无效,那么家长该做的就不是如何“教育”,而应该用科学的办法着手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了。

信号四:不出门

青少年天性活泼,热爱户外活动,喜欢找各种乐子,如果长期不爱出门,做宅男宅女,那心理上很有可能是有问题的。

信号五:不与人交往

内向跟不与人交往是有区别的。内向的孩子虽然不爱主动表达,但是会通过眼神、身体语言等发出自己对人感兴趣的信号,他们不愿意成为人群中心,但挺喜欢待在小伙伴中间。如果一个孩子不跟人交往,甚至连好朋友也越来越疏离,家长就要十分警惕了。

信号六:厌恶老师

跟第一个信号类似,家长除了找老师的原因,还得找孩子的原因。如果孩子之前一直对老师没有什么意见,突然开始厌恶学校厌恶老师,那也许是在释放他厌恶这个世界的信号。

信号七:早恋

男孩女孩互相有好感,是人之常情,心理健康的孩子能够处理好喜欢一个异性跟自己学业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学校家长对此报以宽松的态度,能够让孩子更容易处理好这个关系。但是,如果孩子认为“爱情”就是一切,没有爱情全世界都没有了,很可能是缺乏安全感所致。

信号八:砸东西

暴力行为就是心理出现问题的表现,如果此刻让孩子画一张画、拍一个视频、创作一段音乐,很可能会呈现出令人惊悚的作品。很多孩子会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拼命地去摔东西、砸东西,一边砸一边还念念有词。这个时候,往往是孩子心理上有很多情绪需要发泄。

信号九:攻击他人(暴力行为)

砸东西是对着物品撒气,攻击他人是对着人泄愤,这都是属于暴力行为。尤其对于已经懂事的青春期孩子来说,暴力行为不仅仅是性格所致,更是心理问题。

信号十:考试综合征

考试综合征是指患者由于心理素质差、面临考试情境产生恐惧心理,同时伴随各种不适的身心症状,导致考试失利的心理疾病,还可形成恶性循环。

信号十一:睡眠不规律

很多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就爱躺在床上睡觉,不分白天黑夜地睡。而另外一些孩子却是不睡觉,或者睡眠质量不好,这又会导致他们白天无精打采。睡觉,也变成了心理问题的借口,或者寄托的方式。

信号十二:饮食出现问题

很多家长往往把孩子表现的“厌食”视为“挑食”,把“贪吃”视为“爱吃”,其实,无法抑制地不爱吃饭和一吃就控制不住地停不下来,都是孩子心理问题的映射。

以上这些信号,独立来看问题都不大,也可能是孩子青春期自立情结(俗称逆反)的表现。

但如果一个孩子出现了五个以上的信号,家长就要高度重视了——孩子不仅仅是跟家长出现了代沟,也不仅仅是自立情结的乖戾行为,很可能他在经受人生中从未有过的心理障碍。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动机

小朋友在活动中不断产生需要和满足需要,但也有受挫的时候。所以,儿童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处理动机冲突的简单技巧,以协调动机需要与现实的反差,保持平衡的心态。

自我意识

小朋友的自我意识虽不成熟、不稳定,但对其人格发展和行为适应影响很大。幼儿通常是通过成人的评价和态度,通过与同伴的比较,通过在游戏与交往中的成败来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行为与情绪。自我意识不强的幼儿,对挫折、冲突缺乏预测性和处理技巧,往往造成任性执拗、攻击性行为、退缩行为等情绪和行为障碍。所以,应该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保护幼儿的心理健康。

焦虑

焦虑、恐惧的情绪对小朋友心理健康起消极作用。焦虑使幼儿怀疑自己的能力,夸大自己的失败,常处于紧张与不安之中。恐惧会使幼儿产生剧烈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过度的焦虑严重损害幼儿的心理健康。

父母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注意那些问题?

不过分地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岭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

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打骂会使孩子养成、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甚至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人了。

不当众批评孩子: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决定孩子一生的

不仅是学习

更是鲜活的生命和健全的身心

让我们一起用心浇灌

用心培养

静待花开

如果发现幼儿有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家长朋友们可通过邮箱与我园联系,我园将积极对为您及您的孩子提供帮助。

邮箱:

幼儿园心理健康温馨提示 篇6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们好!在各行各业忙碌着的您们,承担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责任,在生活的潮流里奋勇奔波,辛苦了!但依然希望你认真阅读这封满怀关爱的信。

你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吗?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希望。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促使其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他们的许多心理冲突,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以至于不少孩子感到孤立无助,只好都隐藏在心灵深处,备受煎熬,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

当今孩子群体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家长、老师、学校、社会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鉴于孩子心理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帮助孩子减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尤其是家长的高度关注,才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才会最大限度的避免遗憾或后悔的事发生。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第一任老师,为此我们呼吁各位家长,要把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建议尽量做好以下几点:

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您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或许特别关心,可是,您了解您的孩子吗?您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吗?您懂得孩子的喜怒哀乐吗?为此请家长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随时了解并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倾听的重点是对孩子的想法抱有开放的心态,允许孩子有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不去评价和指责。家长希望孩子有好的行为,就要用好的方式来引导他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孩子,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传输正能量,倾听孩子心声。

加强家校沟通

请家长与孩子的老师多沟通联系,随时了解孩子的在园状态,积极配合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按时参加园所的家长会等活动。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勉励和适度关怀孩子。

注重以身作则

家长们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同时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因为身教重于言传。家长们对孩子有自己的要求,愿孩子能养成良好习惯,努力奋斗,将来有所成就。我们衷心期盼家长们在给孩子提希望定规矩的同时,也尽可能的要求自己,比如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打游戏等,同时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理论,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为孩子做好榜样。

对孩子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是平等地对待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重的是孩子努力的过程。一些鼓励的话可以常说:“你付出努力了,你该得到它。”你一定会为自己而感到骄傲!你自己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相信你可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管怎样我都爱你。”当他们犯错误或者遇到挫折时,心里也会难过和担心,很需要家长的洞察和鼓励。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哪怕是很小很小的成绩和进步,及时地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与肯定,这样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身后有父母的支持,特别温暖。要鼓励孩子多运动,形成健康的体魄、阳光的心态,培养孩子的坚毅力和抗挫折能力。

注重陪伴

最好的爱是陪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一是尽量陪伴。家长可以尽量寻找机会和孩子建立温馨家庭交流时光,例如一起做饭、清洁、锻炼等。二是提高陪伴质量。拒绝说教和敷衍,要有让彼此身心放松、情感愉悦的双向互动。在陪伴的过程中,最好要做到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地关注对方,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亲人间的亲密感。例如在周末,家长应放下手机,尽量抽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关爱。

创造充满关爱,富有亲情的家庭环境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父母关系和谐能让孩子产生安全感和幸福感,为孩子的心灵注入成长的力量。和谐家庭中的孩子,受家庭亲情氛围的影响,更易于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完备的人格。家长们要积极创造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打造一个温馨的心灵港湾。为了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们要做到:要有理智,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要相亲相爱;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要尊重老人,关心老人;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热情的欢迎;家里要有笑声、歌声;要与邻里和睦相处。

及时关注,及时发现孩子异常行为

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烦恼,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许多孩子产生了好动、焦虑、冷漠、恐惧、猜疑、抑郁、自卑、嫉妒等心理障碍。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给予调适,这些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就会给孩子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不断变化的,当孩子出现以下表现时,需要您特别注意和警觉,及时进行正面疏导。

情绪方面

情绪变化较大,明显和以往不一样,出现超过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焦虑不安、自制力减弱、无缘无故发脾气等情况并且没有办法自行调节。

认知方面

难以集中注意力,特别敏感多疑,甚至失去对别人的基本信任;偏听、偏信,难以区分事物的异同;做决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影响,有时害怕自己会发狂等。

行为方面

不能专心学习和劳动;不愿与别人交往和沟通,拒绝别人的帮助;言语和思维情感不一致;饮食、睡眠出现反常,个人卫生习惯变坏等。

躯体方面

失眠、头疼、头晕、食欲不振等,但身体检查却一切正常。作为孩子的监护人,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要本着早期发现、及时介入、有效干预、防止特殊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则,密切关注孩子异常心理、行为特征,配合园所做好排查工作。如发现异常情况的,请家长及时、如实与老师沟通,以便家园合力、尽早介入,保障孩子心理健康。

有需要时及时就诊,尽早治愈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不同于辅导孩子完成文化课的学习任务。当我们家长发现孩子需要心理帮助时,不能回避,要正确面对,采取积极措施,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对有抑郁、焦虑倾向的孩子,一定要多陪伴,多鼓励,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联系专业心理咨询老师,对孩子开展咨询疏导,并根据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有必要,请及时到专业的精神卫生治疗机构进行诊治。若孩子疑似出现异常情形,家长应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并到权威医疗机构诊断,积极治疗,争取早日治愈。家长需明确,孩子的生命无比重要,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而是鲜活的生命和健全的身心。

最后需要告诉家长的是:如果您工作在外地,孩子是留守学生,或者孩子平时由祖父、母照看。百忙之余,请您一定要认真履行监护人的职责,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对他们孤独幼小的心灵要多加安抚,尽量满足孩子正当的内心情感需求,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和节假日,与孩子团聚。父母的情感关爱,对孩子来说,远远大于对物质的需求。

亲爱的家长,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学校和每一位家长的共同心愿。为了我们的共同心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幼儿园心理健康温馨提示 篇7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人的心理活动是从婴幼儿时期就产生了,但3-6岁是孩子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处于思维活动的萌芽期,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使幼儿懂得保护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纠正其不良情绪和态度,形成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行为习惯,预防和矫治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从而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其幸福感!

那么怎样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呢?一起来看看我们为大家准备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吧!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原则

1、被爱与价值感: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学到是非观念;

2、安全感: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信任别人的,对他人不信任则无法和人建立友谊,可能会使其成为刚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他的情绪和智能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3、规则: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生活一个界限及广度。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会觉得舒适自在。所以规则是安全感的来源,规则的建立给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顺序感;

4、新的学习经验:从出生起,儿童必须有切合其能力的学习机会以学习新的经验,才能发展出正常的智能、语言、人际关系技巧、情绪感受、表达能力和人格。

二、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动机:

小朋友在活动中不断产生需要和满足需要,但也有受挫的时候。所以,儿童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处理动机冲突的简单技巧,以协调动机需要与现实的反差,保持平衡的心态;

2、自我意识:

小朋友的自我意识虽不成熟、不稳定,但对其人格发展和行为适应影响很大。幼儿通常是通过成人的评价和态度,通过与同伴的比较,通过在游戏与交往中的成败来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行为与情绪。自我意识不强的幼儿,对挫折、冲突缺乏预测性和处理技巧,往往造成任性执拗、攻击性行为、退缩行为等情绪和行为障碍。所以,应该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保护幼儿的心理健康;

3、情绪:

焦虑、恐惧的情绪对小朋友心理健康起消极作用。焦虑使幼儿怀疑自己的能力,夸大自己的失败,常处于紧张与不安之中。恐惧会使幼儿产生剧烈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过度的焦虑严重损害幼儿的心理健康。

三、父母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注意那些问题?

1、不过分地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3、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4、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

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打骂会使孩子养成、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甚至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6、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人了;

7、不当众批评孩子: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8、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9、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10、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家长管理自身情绪

家长的情绪、言行会影响孩子,首先家长要做好自身的情绪管理,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进行一些有益的活动。

合理的活动安排和作息习惯有利于帮助孩子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们需要想出一个好办法:引导孩子制定“一日计划”参与讨论安排哪些活动,并安排每项活动进行的时间点和时长,最后引导孩子将一日生活作息计划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严格的遵守。

鼓励孩子自我服务

家长们应积极鼓励孩子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引导孩子自我服务。小到折衣服、晾晒衣物,大到打扫卫生、做一些好吃的美食等,并给予孩子一些鼓励与肯定。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不仅分散了孩子一部分的焦虑情绪,也能够激发孩子的成就感。

引导孩子画出情绪

绘画是孩子表达情绪的重要渠道,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绘画的游戏。比如您可以画完一幅简单的画,然后擦掉一部分内容,让孩子把擦掉的部分用自己的方式补充完整,并引导孩子把情绪画出来,然后讲出来。孩子不仅可以通过绘画排解情绪,另一方面这也暗示着任何被破坏的失误都可以重新恢复生机。

您可以每天抽出一些时间,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下,陪伴孩子进行阅读。睡前阅读效果最佳哦!

和孩子多聊天

家长们在下班回家后,预留出时间和孩子聊聊天,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趣事,这样一来家长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更能进一步增进与孩子间的情感。

除此之外,在此特殊时期,家长还要树立正确的榜样。家长和孩子一起正确戴摘口罩、洗手、消毒、通风、不聚会、不扎堆,引导孩子以理性、宽容的心态看待疫情,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要学习关爱他人,做淡定自如、正确面对疫情的父母。

对孩子心理疏导家长需注意的问题

1、要多一些耐心

家长要多倾听孩子说说心里的话,特别是年龄小不会表达的孩子,他们往往就是通过哭闹来抗议。多一些耐心去观察、多一些耐心去倾听,就会及时地发现孩子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2、要多一些沟通

对于孩子不良的反应和行为,父母之间要多沟通,教育孩子的方法保持一致,这样孩子才不会出现双重性格。对于孩子的心理疏导,不可以一方严厉、一方宠溺,这样是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朝良性方面发展的。

3、要多一些鼓励

家长不要以命令、谩骂、批评等方式去教育孩子,孩子的心理出现了状况,是肯定有其背后的原因,在这个非常时期,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承担着一些心理压力的,对于孩子要多一些鼓励、关爱、呵护,才有利于形成孩子心理的健康状态。

4、要多一些了解

家长只有走进孩子的心里世界,才会发现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疫情期间,因为各种原因对于孩子疏于管理的家庭,更多注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多一些了解就会让孩子多得一些关爱。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是一种心灵对话,并不是简单的陪伴。只有真正有效的交流陪伴,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让我们“家园携手”,共同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呵护幼儿快乐成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这需要我们大家重视“幼儿心理健康”,共同携手,家园合作,有效地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们一起努力吧!

一个家庭中

妈妈学会放手,不越位

爸爸悉心陪伴,不缺位

孩子顺应规律,不错位

一家人各就其位教育才会事半功倍!

一个家庭中每个人都是修行者

妈妈修的是“退位”

爸爸修的是“归位”

孩子修的是“独立”

每个人修的都是一路成长的自己

教育是一场修行育儿亦育己

幼儿园心理健康温馨提示 篇8

尊敬的各位家长:

众所周知,身心健康是儿童发展的前提条件。除了身体健康外,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切不可只停留在对于心理问题的事后干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家长们更应该在心理问题发生和发展之前先行培养孩子自身的积极力量,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环境并可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生几率,也可以改善孩子的学习表现。

在此,幼儿园呼吁家长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

成为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导师,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的镜子。因此父母要尽量避免和减少高高在上的说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要知道,孩子未必会按照父母所说的去做,但一定会学习父母是如何做的。

学会尊重孩子、平等的与孩子交流

教育孩子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切忌对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去观察孩子,理解孩子,发现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和道理,然后我们才能做到正确地引领孩子。

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要理解孩子,最好能放下架子和孩子做朋友,耐心的听孩子倾诉,不要总是命令他们。作为家长必须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了解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做。

一个会关心孩子的好家长

很多孩子的问题反映出来,家长们“不会”关心孩子。关心有很多种,我们不能只在物质方面关心他们,精神上的关怀更重要。很多家长以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要就可以了,其实,孩子成长中,精神关爱至关重要。

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

作为家长应多关心孩子的心情,而非只是关注在幼儿园都学到了什么;有时候,哪怕不提供任何建议,仅仅是认真倾听孩子想说的话,就能起到非常大的帮助。父母要努力成为能被孩子信任以及愿意敞开心扉的人。

多挖掘孩子们的闪光点,多以正面语言赞美其优点,增强其自信心

若孩子犯错,也多采用鼓励的方式来教育,而不是批评惩罚。教育引导孩子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图片

对孩子讲诚信,说到做到

我们的家长朋友经常在一些时候,对孩子允诺,说过了自己还不放在心上。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再信任你。信任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图片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您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祝您和您的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幼儿园心理健康温馨提示 篇9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来说,健康是第一重要的,它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身心的和谐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幼儿素质教育追求的整体目标。为了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为了使幼儿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因此我们要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为目标,提高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形成有益的行为和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陪伴的过程中,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还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01、了解孩子的需求

家长在忙于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及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

02、耐心倾听孩子心声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来对待孩子,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作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03、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这样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04、学会接纳自己,合理释放情绪

如果孩子出现了负面情绪,家长不要怪罪孩子软弱、胆小,而要让孩子知道,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类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大人们也会有类似的情绪,从而鼓励孩子学习接纳自己的坏情绪。

05、丰富孩子社会交往

交往与沟通、分享与合作是孩子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作为家长,要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释放消极的情绪,培养自信心,发展兴趣爱好,提升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

幼儿心理健康十不要

1、不过分地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容易导致孩子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变得自私自利。

2、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3、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

4、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打骂会使孩子养成、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甚至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5、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这些行为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6、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引发骄傲的心理。

7、不当众批评孩子,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8、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家长喜怒无常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9、盛怒时不管教孩子,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教育孩子要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

10、不要代替幼儿解决所有困难,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幼儿心理健康标志

1、孩子可以自己按照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看见东西记得快并且可以记得住。对于看到的事物可以直观地进行概括,肯自己去动脑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周围的世界存在很多的疑问,并且善于提出这些疑问,对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可以自己妥善的解决。

2、对于身边的父母、老师和朋友,都保持着爱意。对于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准确的表达,并且对于身边的人都会很有礼貌,礼貌用语运用得当,且有适当的害羞心理。

3、在日常如果摔跤了,会自己爬起来,而不是选择坐在地上哭泣。对于游戏的输赢没有看得很重,黑暗和形状怪异的小动物不会很惧怕,而是充满着好奇心。

4、对于劳动是非常热爱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帮助家长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对于自己的玩具是很爱护的。对于小动物和花草也是充满爱心的,喜欢听音乐、看图书、唱歌、跳舞、绘画和参加各种智力游戏,并能从中感到快乐。

孩子们在努力长大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阻碍。受环境、氛围的影响,孩子们可能会从往日的积极进取、敢于挑战,逐渐变得畏缩、恐惧、害怕。这个时候家长不能焦虑,时不时给孩子们一些鼓励,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困难,相信孩子们会成长得更快!

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常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就哭呢?面对孩子们的哭闹,家长们是不是会不耐烦呢?公主病、挫折忍受力、情绪控制力是现在孩子们常见的问题,孩子们“任性”、“爱哭”背后往往是害怕、难过、惊慌、闹脾气的心情,如果你的孩子刚好处于爱哭的阶段,家长们不要着急,让我们跟着绘本一起来看看,帮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希望家长们重视与孩子的日常相处,支持、鼓励孩子,给孩子足够的爱与陪伴,真正的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健康温馨的环境中生活,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心理健康温馨提示 篇10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是:动作发展正常、认知发展正常、情绪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充分体现生命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身心功能与潜能,幼儿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家长朋友们,您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了吗?

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卫生专家共同研究,认为一般心理健康的幼儿在生活、学习、劳动以及与人相处等方面有以下5个重要标准:

一、情绪基本愉快、稳定

不经常发怒,不无故摔打玩具与其他物品;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时入睡,睡眠安稳,少梦魇,无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习惯;基本上能听从成人的合理嘱咐,不过分的挑食、拣穿,不经常无理取闹。

二、求知欲较强

喜欢提问题并积极寻求解答;学习时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务时,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正常;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同年龄相符,生活中对力所能及的事,乐于自己做,不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能比较认真地完成别人委托的事。

三、能合群

爱与小同伴交往,对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为,不随便打人骂人,不妒忌同伴;在集体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导下,愿意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四、诚实而不说谎

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或损坏别人的东西;做错事不隐瞒,肯承认错误。

五、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

对称赞感到高兴,对批评、指责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欢迎的事,不愿做遭人责骂的事;不过分的畏难、胆怯等。

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是家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生活中我们要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教育疏导。

一、不合群

分析与对策:作为父母可以多鼓励孩子与同龄儿童交往。大人不要在孩子身边,也不要叮嘱太多,甚至孩子们的争吵,哭闹等事也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家长尽量不要去干预,让孩子广交朋友。

同各种类型的孩子交往,不要局限于邻居亲戚家的孩子。尽可能改变孩子的依赖状况。要让孩子自己穿衣吃饭,夏天自己洗澡,自己起床,自己决定一天的活动等。

二、倔强

平时过于娇惯宠爱孩子,稍不如意就满足小孩不合理的要求或成人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孩子,对孩子的正当要求过于冷漠等都可导致小孩产生强烈的违拗和反抗心理。防治的关键在于改善家人教养孩子的态度,要关心孩子成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合理要求,对待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有原则性。

三、自卑

自卑是幼儿常见的问题之一,虽然有个别儿童的自卑心理随着年龄增长可以逐渐减轻或消失,但是如果不加调控,对孩子的危害很大,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心理发育,及早调整孩子心理,为宝宝建立自信。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使幼儿懂得保护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纠正其不良情绪和态度,形成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行为习惯,预防和矫治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从而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其幸福感。幼儿心理健康关乎幼儿以后的生活学习,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切不可忽视,留下隐患,让每个孩子健康,做到家园配合,重视引导,让幼儿真正能够身心健康成长。

最后,我们推荐几本心理健康绘本图书,爸爸妈妈和孩子们读一读。

《抱抱》

这是一个情节简略、人物清楚、温馨弥漫的图画故事,书中只出现“抱抱”、“妈妈”和“宝宝”三个简略而重复的语词,却生动地勾勒出温馨的故事空气,文字简练,亲子更能用心与眼去感触图画所传递的信息,自然而然地走入故事的情境中。

《我不想生气》

通过小兔子的形象表达孩子面临的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以及告诉孩子正确处理情绪的办法,也告诉我们家长不要忽略小孩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情绪的表现,要正确地引导他们表达。

《我把烦恼赶跑了》

这本书用幽默的语言和充满想象力的情境,教给孩子换位、换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能消除烦恼带来的紧张感,使孩子能够有创意地、灵活地解决问题。

《胆小鬼威利》

这本书可以潜移默化的告诉他“真正的勇敢来源于内心的强大”和“强壮自己是获得自信的途径”,我们可以带宝宝读这本书,也带他们运动起来,做一个通过自身努力找到自信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