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2024年国家公祭日学生代表发言

2024年国家公祭日学生代表发言 篇1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什么要把这一天作为国家公祭日呢?这是因为79年前,也就是1937年7月7日日军对中国发起了侵略战争,在12月13日攻入南京对南京同胞展开血腥大屠杀的日子。

当时,日军攻入南京后对城内手无寸铁的同胞展开了长达42天惨无人寰的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像你们一样的儿童、学生都被无情地杀害,城里三分之一的建筑遭到严重毁坏,大量财物遭到肆意掠夺。

然而,值得称颂的是中华历来是敢于抵抗一切敌人的伟大民族。经过8年艰苦抗日,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日本侵略者也于1945年9月2日与我国正式签订投降书,那些没有人性的日军有的被赶出中国,逃回日本,有的则被国际法庭判以重刑,受到严厉惩处。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要让时间为庸人们所设计,不要让殷红的鲜血只剩下淡淡的残梦。不能让他们的鲜血白流!南京的大惨案依然历历在目,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黯然至于泣下,更应该正视这刻骨铭心的苦痛。因为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面淋漓的鲜血,鲁迅先生的担忧依旧没有过时,一个民族的精神首都仍要我们去建构与呵护。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同学们,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记住“耻辱”,记住祖国历史的创伤,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2024年国家公祭日学生代表发言 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迎着灿烂的阳光,面带幸福的微笑,我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美好的生活。我们是幸福的,更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生长在祖国和平发展的新时代。

可是,就在每一年的12月13日,冬日南京的上空都会响起刺耳、肃杀的警报声,这声音犹如逝者的哀鸣,这声音更似生者的呐喊,把我们拉回到84年前的今天。

历史永远铭记八十四年前的那个冬天。1937年12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踏上了南京这片古老的土地,他们肆意的践踏,疯狂的蹂躏,残暴的屠戮,他们采用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制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暴行。昔日繁华的南京,城里城外,大街小巷,到处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哀号遍野,六朝古都顿成人间地狱,30万生灵化作屈鬼冤魂。侵华日军在中国、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遗忘的一段血泪史,这也是吾辈后生应当永远铭记的一段屈辱史。

今天,亲爱的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作为明德学子,纪念逝去的先人,我们唯有牢记历史,刻苦学习,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才能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同样,重温惨痛的历史,我们唯有放眼未来,守护和平,博爱天下,和谐发展,才能使人类远离战争,让血腥的暴行永远不再重演。我们可以忘记仇恨,但我们永远难以忘记历史留给我们血的教训,痛定思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警告自己: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024年国家公祭日学生代表发言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在今天12月13日,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之时,在这五星红旗之下,我们再次铭记这段耻辱的历史。

1937年12月13日,这是不被历史所忘却的一天,是让我们无比心痛的一天,南京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暴行。

这一天,日军攻陷南京,如蝗虫般涌进南京城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做。长达六周的时间里,南京之上,被血色所笼罩,残暴的日军大肆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掠夺文物、财产不计其数,古城南京到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浓烟滚滚,断壁残垣,哀号遍野……

他们让多少小孩失去父亲?他们让多少妇女失去丈夫?他们让多少母亲失去儿子?是30万!那不散的冤魂在向我们控诉,那累累的白骨就是最好的见证。遇难者有的被当做去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甚至被活埋,更有甚者,被当作一种玩乐。他们就这样随意将人的尊严践踏。他们的罪行“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是我们的耻辱,更是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大罪。

时至今日,日本右翼分子仍不断寻求各种借口,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企图复活军国主义。这些丑态百出的表演,企图辱没人类的良知,梦想再次上演84年前的那一幕。

对此,我们应时刻警醒。纪念是为了铭记,反思是为了清醒。感叹不能改变历史!仇恨束缚前进的脚步,自强才能让悲剧不再上演!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经受过“落后就要挨打”这血的教训,我们唯有将祖国发展壮大,才不会让悲剧再次的发生。

作为中学生,我们祖国的未来希望,肩负着历史重任,应该心怀祖国,珍爱和平,自尊自主,兴我中华。

我们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小事、从身边做起,懂礼仪,守规则,行正道,显文明,肯吃苦,能耐劳,勤发问,善思考。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振奋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在此向大家呼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024年国家公祭日学生代表发言 篇4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八年级8班的XXX,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937年12月13日”刻骨铭心的日期以血泪书写,记载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标注着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300000”触目惊心的数字用白骨堆起,见证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成为中国人民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这就是南京大屠杀。

历史不能忘却1937年的那个冬天,一个比今天还要冷的日子。那一天日军的炮火轰开了南京的大门,灭绝人性的侵略者用机枪扫射、将人活埋、把人当做射杀的靶子,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他们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屠杀了我30万余同胞!惨叫声四起,撕心裂肺;尸骸遍地,触目惊心,昔日繁华的南京城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大街小巷,处处都有中国人的尸体。顿时,南京城变成了血腥的人间炼狱。

日军把一位拥有4个孩子父母杀害以后,用刺刀把年长一些的3个孩子的胸膛全部剖开……妈妈临死前把刚满6个月的孩子揽在怀里,放在自己身前,孩子因为寒冷和饥饿最终变成一个冻僵的冰人,夜空中只有孩子的哭喊声在向这个世界控诉着日军的罪行……这是历史上可耻的一天,这是让我们中国人心痛的日子,这是一段永远无法让中国人忘却的国耻。

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

国家公祭,既是对自己死难同胞灵魂的安抚,也是对那些犯罪者的警示,警告这些罪孽深重又不愿悔改的人,更是告诫我们的国民,保持清醒状态,不要有片刻的忘却与麻木,绝不能忘却历史、忘却苦难。我们可以忘记仇恨,但我们永远难以忘记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告诫自己:“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少年强,则国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南京大屠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南京大屠杀一晃已经过去了80年,时光虽逝,历史的烙印却深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永远沉淀在我们的灵魂深处!每每回顾这段历史,就是为了表达对和平的向往,而今的纪念是为了不忘,反思是为了清醒,奋然前行,才是铭记历史的真谛。

“中国梦,我的梦”,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实现自我梦想,共筑中国梦。我们作为学生,就要从做好学生这个根本出发,“明志笃学”珍惜每一天,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懈努力,坚持奋斗。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文明礼仪习惯,遵守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刻苦学习,热爱劳动,关心他人,以优异的表现向30万死难者保证,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作为中国当代青少年,我们能行!

愿死难者的冤魂得以安息!愿伟大的中国梦早日实现!愿我们每个同学都能茁壮成长!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024年国家公祭日学生代表发言 篇5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20XX年12月13日。

我是来自高2110班的XXX。

我是来自高2110班的XXX。

八十四年前的今天,中华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古都南京,在侵华日军的铁蹄下沦陷。随后的六周里,日本侵略者对城中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杀。这是反法西斯战争史上最黑暗的一章,也是中华民族经历过的最惨痛的劫难。

八十四年过去了,今日的中国已然崛起于世界的东方,今日的中华民族已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不禁追问:此时此刻再去追溯历史,意义何在?我想,一周前“高21级纪念“一二·九”运动革命历史短剧展演”可能给了我们答案。

你听一二·九运动短剧《聚火者》中,无数学生掷地有声的呐喊,那是爱国青年在民族危亡之际沸腾澎湃的满腔热血;

你看七七事变短剧《别哭泣,北平》中佟麟阁将军誓死捍卫宛平城的铮铮铁骨,那是敌我实力悬殊之时,英雄儿女向死而生的不屈信念。

站在舞台上的同学,或许无从与剧中的角色相见对谈,但那份振臂高呼、救亡图存的激昂情绪却能跨越近百年的岁月,成为我们心底永恒的烙印。

有多少屈辱,就有多少不甘。

有多少压迫,就有多少反抗。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人民对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不甘,是仁人志士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无限向往,是中华民族对独立与发展孜孜不倦的追求。

追溯过往,不仅意味着不断深化对历史的理解,更激发了我们青年学子身上素朴而浓烈的爱国情感。那是每一个中国人最深沉、最厚重,亦是最奔放、最洒脱的情感。

其深沉厚重,在于“国”的意蕴之绵长。对于中华民族,“国”既是这片辽阔壮美的神州大地,又是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可爱人民;既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又是峥嵘岁月仁人志士铸就的革命精神。

而其奔放洒脱,在于“爱国”的表现形式之自由。无论是百年以前南湖红船上唱响的一曲《国际歌》,还是西北守林人在漫卷黄沙之中种下的一棵树苗,又或者是袁隆平爷爷在稻田里,等候禾下乘凉的热望。

这正是“一二·九革命短剧展演”的意义所在:我们用戏剧这一途径,去彰明青年人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与眷恋,去诠释一代代中国人的拼搏与梦想,去贴近革命志士的生命,感受他们的心声。

我还记得,一二·九演出的那天,我饰演的邓恩铭看着工人们被资本家剥削压迫,不由得发出不甘的呐喊:我们的同胞这些年遭受了太多官僚和资本家的压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个青年人,我们理应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

我也记得,我饰演的王尽美看着身旁生死与共的亲密战友,同样坚定地对他说:我们要先站起来,带领着更多人联合,联合起来去斗争,去打造一个人民的崭新的社会,一个属于劳动人民自己的世界!

我们记得,不只有民族的悲怆,还有落后必亡的训诫。

我们纪念,并不是复仇的怨念,只为实现复兴的夙愿。

今日,我们站在国旗下,对祖国和人民庄严表达我们的心声。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我们,正年轻!

2024年国家公祭日学生代表发言 篇6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今天是12月13日,从日历上看,这不过是一年中一个普通的日子而已,可是这一天,尤其是1937年的12月13日,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而言,是一个不该忘却的日子,是一个让人的心会流血的日子。

1937年12月13日,是一个饱蘸鲜血的日子,那一天,可恶的日本人,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城进行了血腥的屠杀。一幕幕悲惨的情景不堪回首。日军在南京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在不到一星期的时间里残杀了三十多万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这些人中,有的被当作活靶子练习射击、有的被活埋、有的被活生生的推进长江、有的成为细菌实验的牺牲品,甚至连未满月的孩童都不放过!

整个八年抗战期间,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蹂躏祖国的土地,列强的士兵耀武扬威地走在中国的马路上,外国军舰在黄浦江上任意来去……只有尝尽失去自由和被压迫的滋味,才能深切地懂得“勿忘国耻”这四个字的含义。

多少年风雨沧桑,河山巨变,我们的祖国早已摆脱了屈辱和苦难。黄皮肤的民族,终于在屈辱中站起来了,她挺直腰板,高抬头颅,终于扬眉吐气了。冲天而起的蘑菇云,打破了苏美两国的核垄断;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向世界宣示中国再不是“东亚病夫”,建国60周年庆典,使世人再次认识了一个生机勃勃、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站在国旗下,我们为祖国的腾飞而骄傲自豪,我们为祖国的繁荣而心潮澎湃,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同学们,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记住“耻辱”,记住祖国历史的创伤,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今天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4年国家公祭日学生代表发言 篇7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是12月13日,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我们今天的社会安定吗?衣食无忧吗?当我们今天坐在这现代化的学校里接受着良好的教育时,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和平是用什么换来的呢?

此时此刻,我们虽然无法在烈士陵墓前祭奠那里的英灵,但是却能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在那过去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有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竭尽全力拼命地奋斗,甚至连自己最珍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硝烟弥漫的战场枪炮震耳欲聋的声响也无法掩盖真正的华夏儿女们为了正义而从心底爆发出的嘶吼。面对敌人,他们面不改色,撒下献血又如何,失去生命又如何,他们的精神依然可以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可以说没有他们的血肉之躯为我们铺垫的这条路,就没有我们这一代人的光明前途。那些热血青年们,就是今天我们缅怀的烈士。

民族是否有凝聚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们是否将历史的印记深深地烙在心上。忘记历史的人是可耻的,但记住历史却不懂得深思也是可悲的!

如今虽然我们生活在安定的年代里,不用做抛头颅洒热血之类的壮举,但是我们肩上同样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卸下厚重的枪,取而代之的是手中的笔。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作为后备军,有义务有责任将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更加美好。那如何实现呢?作为学生的我们首先要跟随老师踏踏实实的学习,认真努力的完成作业。努力完成作业这个话题虽然已经听过了无数次,但这是我们当前最应该最需要做的。只有学好了知识,掌握了本领技能才算做好了建设祖国的准备。祖国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建设,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努力,没有知识从何而谈?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当下,珍惜现在。加油吧,同学们,时代在召唤,在呼喊,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奋进,祖国建设需要我们,我们就是祖国的生力军。相信我们是最棒的!

2024年国家公祭日学生代表发言 篇8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十班的XXX。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悼国家公祭,肃民族之风”。正所谓昭昭前事,惕励后人。为了致以哀悼,缅以深怀,于此赋《七律·记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而感示:

扬子翻滔欲垂泪,钟山肃穆致哀思。

数万怨魂铭骨恨,十千悲士诵风诗。

腊梅含愤花开早,雨石镌仇血凝迟。

不忘金陵鸣笛处,长江南北国仪师。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2021年12月13日,即今天,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为了深切缅怀遇难同胞,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与珍视,2014年2月27日,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纪念活动。二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去的同胞,增强现代人对国家处于战争灾难历史阶段的记忆。有如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前苏联的卫国战争纪念馆,以及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纪念馆等等。

以国之名,悼死扶伤。民畅其意,国聚其力。设立国家公祭日,举行国家公祭仪式,体现的是一种国家意识和尊严。其意义不仅在于铭耻勿忘国恨,更在于激扬“岂有我堂堂中国空无人”的民族精神。

今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上又新增了26人;今年,已有20位幸存者永远离开,他们没能见证第五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目前,登记在册的幸存者已不足百人……时光无情流逝,“哭墙”不断延长,幸存者不断离去……一增一减,这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关于那场悲剧从未消失的民族记忆。历史,也应该被这样铭记。

守护不能忘却的记忆,捍卫不可否认的真相。身为青少年,须当着眼于未来,铭以为记,奋发图强,责任担当,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