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策划方案内容页

关于全面落实中小学五项管理的实施方案

关于全面落实中小学五项管理的实施方案 篇1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改进完善学校评价,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等9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教基〔20__〕__号等系列政策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____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强化作业管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进行睡眠监测考核,确保学生睡眠充足;细化手机监管措施,营造学校安静的读书氛围;规范推荐读物目录,注重内容管理和推荐方式管理;完善体质管理要求,纳入学校整体管理内容。

二、工作目标

主要是做到“五个加强、五个确保”:一是加强学生作业布置科学性、合理性规范要求,确保作业总量不超标;二是加强学生睡眠及午间休息管理,确保学生睡眠充足;三是加强学生手机进校园管控,确保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四是加强学生读物排查清理,确保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五是加强体质管理,确保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作业管理

1、科学设计作业。各学校要制定完善作业管理细则,要求教师要分学段、分学科从学与教的视角思考作业内涵,严格作业设计,研制作业内容,规范作业布置,合理作业评价,严禁布置超纲性、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随意性等低效作业。

2、控制作业难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科学制定并认真落实教学计划,不随意增减课程难度,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不布置难度水平超过课标要求的作业。

3、限制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合理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4、规范作业布置。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教师应通过课堂板书方式给学生当面布置作业,严禁用手机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5、严肃作业批改。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提倡作业面批面改,以便充分掌握学情,严禁只布置不批改,严禁应付性批改。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检查任务,严禁要求家长或学生交叉检查、批改作业。

二加强睡眠管理

6、减轻课外负担。引导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不拔苗助长,不给学生安排太多的家庭作业和辅导班,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拥有更多更好的睡眠。

7、保证睡眠时间。各学校要广泛开展睡眠管理宣传,纳入课程教学体系。学校合理安排学生到校、离校时间,严格执行小学上午上课不早于8:20、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中学上午上课不早于8:00、初中生就寝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就寝一般不晚于23:00,不得随意延长在校学习时间,禁止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确保小学生每天10小时,初中生每天9小时,高中生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

8、加强宿舍管理。寄宿制学校要逐步完善学生宿舍硬件建设,落实“一人一铺”、热水供应、卫生间洗漱间等配套设施设备。加强宿舍安全、卫生管理,结合实际营造良好的、干净整洁的宿舍环境。

9、强化午休管理。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吃营养午餐的学校,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在教室、会议室、室内体育场馆等可以午休的地方,加强学校午休管理,增派教师值班值守,维护好午休安全和秩序,营造良好的午休环境,确保在校学生有足够时间午间休息。

10、加强按时就寝管理。学校对在校寄宿的学生,要合理设置就寝时间,并督促学生按时就寝;对通宿学生要督促家长保证学生按时就寝,确保学生睡眠时间和质量。对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要进行针对性帮助和辅导并调整作业量,从而保证学生有足够睡眠时间。

三加强手机管理

11、严控手机进校园。各学校要出台加强手机管理相关措施或办法。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学校研究同意,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有具体责任人。

12、禁止将手机带入课堂。

13、设立校园公用电话。为确保必要时学生能和家长正常沟通交流,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校园内设立公用电话或以班级为单位设立固定联系电话等措施,为家长、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14、加强教育引导。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宣讲不正当使用手机的危害,提高学生自我管控和辨别能力。

15、做好家校沟通。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尽量要求孩子不使用手机,严格控制学生居家使用电子产品,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家长、老师及时保持沟通,掌握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四加强读物管理

16、培养阅读习惯。各学校要加强书香校园建设,强化对中小学生阅读的深入研究与指导,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各学校要组织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使学生喜欢阅读,养成阅读习惯,感受阅读乐趣,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夯实学生文化知识基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7、严格读物管理。各学校要对进入校园的课外读物进行遴选、审核、推荐和把关,要参照《教育部推荐新课标中小学课外阅读书目》,结合实际制定适合本校学生阅读能力的推荐书目,向家长、学生推荐经典类和前沿类的优秀读物。引导家长学生从正规书店选用读物,不要选购和使用盗版读物,不要选购和使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读物资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www.zUOwEnBa.NeT ]

18、加强图书室建设。学校要加强图书室的建设与管理,做到图书室有专人管理,合理设置借阅时间,定期更新图书,提高图书室的使用率。鼓励在教室设置图书角、图书柜、小书箱等,方便学生阅读,丰富阅读体验。同时,要结合《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单,对校园推荐图书进行全面清理,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成效。

五加强体质管理

19、保障校园体育运动时间。全面统一开展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和利用课间休息、课后服务、课外活动等时间落实每天阳光运动不少于1小时。开齐开足并精心设计上好体育课,确保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及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落实好每一堂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任务。每个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20、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各学校要根据学校实际及学生兴趣爱好,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课后服务等时间积极开展各类体育兴趣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植兴趣爱好,学习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健康。

21、综合防控近视。严格执行班额化解措施,增加教室富余空间,确保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有2米以上距离。按要求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避免不良用眼行为,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要求,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22、加强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23、落实体质健康测试。学校要建立并落实面向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并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及时上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

24、强化心理健康指导。各学校要强化校园健康两室卫生室、心理咨询室软硬件配置,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全过程,渗透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科学有效,心理咨询平台逐步规范。学校、家庭、社会互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逐步完善,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参与和支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制定工作方案。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等管理工作,制定学校推进落实“五项管理”工作方案,夯实工作职责,从政治高度认识到做好“五项管理”工作的意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出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有高度思想觉悟、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把“五项管理”工作与对教师工作的年度考核考评和评先评优挂钩,确保“五项管理”落实落细。

二加强政策学习,提升管理水平。各学校要开展培训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系列文件,做到吃透政策、业务精湛,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加强宣传引导,形成教育合力。各学校要积极开展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等管理宣传工作,让广大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充分意识到做好“五项管理”的重大意义,积极配合学生做好工作,凝聚合力促进学校管理,形成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四组织专项督导,确保工作实效。县教体局将把推进落实“五项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将组织专项督导。对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手机、作业、读物、睡眠、体质等管理工作不定期进行专项督导。通过座谈走访、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现场反馈等方式,对全县各校“五项管理”工作进行实地督导,确保工作有序推进,落实落细。督查中将对“五项管理”落实不到位的学校下发整改通知书,严格落实教育督导问责机制,对整改不落实、落实不到位的学校和教师,及时进行通报、约谈,对责任教师予以党纪政纪处分,取消学校及个人年度评优评先资格,确保“五项管理”工作见实效。

关于全面落实中小学五项管理的实施方案 篇2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省、__市、__市对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让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家校共育,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____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确保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二、工作目标

加强学生作业布置科学性、合理性规范要求,确保作业总量不超标;加强学生睡眠及午间休息管理,确保学生睡眠充足;加强学生手机进校园管控,确保必要时学生能和家长正常沟通交流;加强学生读物排查清理,确保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及获取有益营养;加强体质管理,确保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原则。准确把握“五项管理”核心要义,明确工作目标,抓住工作重点,把握主攻方向。坚持效果导向,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坚持统整性和协同性原则。坚持“五育并举”,系统、整合推进“五项管理”。推动校内各处室齐抓共管、学校和家庭共育共管、社会协同并监督。明晰职责分工,制定重点任务清单,理清责任链条和责任主体,从学校管理、家庭指导、教育督导、社会协同等方面入手,协同推进,做到全覆盖、齐步走、抓督查、常态化。

(三)坚持科学性和专业性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结合“五项管理”的专业性和教育的专业性,科学指导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做好“五项管理”相关工作。坚持“刚性约束”和“柔性管理”相结合,提高工作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四、组织领导

成立__市“五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刘__校长

副组长:唐__党支部书记

李__副校长

黄__副校长

成员:黄__办公室主任

许__教务主任

杨__总务主任

严__思政主任

李__综治办主任

陈__团委书记

全体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教务处,由黄__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许__、严__、李__等3名同志兼任副主任,何__、唐__、翟__、朱__、胡__、杨__、黄__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日常管理、督办督查、资料收集等工作。

五、主要任务

(一)加强手机管理

责任部门:分管副校长、思政处、综治办、学生发展中心

1、限制带入校园。各班级应利用班会、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2、加强教育引导。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3、做好家校沟通。各班级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二)加强作业管理

责任部门:分管副校长、教务处、教研组、班级

1、把握育人功能。各班级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2、注重作业设计。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将作业设计工作纳入校本教研工作体系,确保作业难度符合学生实际,不得超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分层布置作业,布置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业、综合性作业,进一步创新适应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作业形式。

(三)加强读物管理

责任部门:分管副校长、总务处、教务处、图书室、班级

1、激发阅读兴趣。各班级要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充分利用读书节、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2、科学推荐读物。强化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组织课外读物的推选、审核工作。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及时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各班级不得组织统一购买。

3、加强图书室建设。定期更新图书,提高图书的使用率。鼓励在教室设置图书角、图书柜、小书箱等,方便学生阅读,丰富阅读体验。

(四)加强睡眠管理

责任部门:分管校长、思政处、教务处、宿管科

1、加强科学睡眠教育。各班级要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2、保障学生睡眠时间。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按照小学生应达到10小时睡眠、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睡眠相关要求。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3、加强睡眠监测督导。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睡眠管理与指导工作,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提高学生睡眠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加强体质管理

责任部门:分管副校长、教务处、团委、艺体组、少年宫

1、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体育课堂要严格落实“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确保指导运动技能符合要求,运动量达到要求。

2、开展体育活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综合性体育节,大力发展校园特色体育项目,加强专项体育人才培养。每天统一安排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辅之以体育社团活动及班级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要培养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3、综合防控近视。避免不良用眼行为,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要求,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超过40分钟。

4、做好体质检测。认真做好每年一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如实记录测试结果,并将测试成绩及时录入系统,保证上报率100%,及格率不低于85%,优秀率不低于8%。完善学生体质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台账,针对体质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制定相应管理措施、改善计划,健全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一评估一反馈一干预一保障”闭环体系。

5、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学校教学、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加强学生营养配餐管理,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思想认识。抓好“五项管理”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事,也是广大家长的烦心事。要站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高度,增强工作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二)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家校沟通纽带作用,并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班会等形式,使“五项管理”制度家长知晓、学生熟记,让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并广泛支持,使家长尽到监护责任。不给孩子布置额外家庭作业;督促孩子按时休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监督孩子不阅读有害读物;不看不健康的影视片,不玩有害游戏。

(三)加强沟通协作。各项工作负责及参与工作的同志,既要明确责任分工,又要加强协作,形成全校一盘棋,同频共振。

(四)加强执行监督。各项工作负责人要强化工作责任,强化执行力度,及时对所负责的“五项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细化各项管理措施,常抓不懈,确保取得实效。

关于全面落实中小学五项管理的实施方案 篇3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和省市关于“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以下简称“五项管理”)等工作通知精神,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把“五项管理”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坚持育人方向,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深化育人方式改革,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实施细则

(一)加强作业管理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__〕__号)和《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苏教办基函〔20__〕__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具体落实要求。

1、完善管理机制。各校要坚持育人导向,结合本校实际,按照“四精四必”的要求制定本校作业管理制度。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规范作业来源、科学设计作业、合理布置作业、统筹作业总量、有效评改反馈等全过程管理。

2、开展作业研究。各校要围绕作业选用与设计等主题开展校本研修,不断加强校本作业资源建设。作业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突出重难点,提倡设计分层作业。各校要创新作业的形式与内容,力求通过家庭作业增强德育实效、促进思维发展、提升体质健康、强化美育熏陶、培养劳动习惯。

3、严控作业总量。教师要提前试做拟布置的作业,同年级、同学科作业应保持一致,严禁教师增加额外的补充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做到书面作业基本不出校,实行“周三无作业日”;初中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90分钟;高中作业控制总量。

4、建立调整机制。引导家长督促学生按时就寝、不熬夜,对超过就寝时间仍未能完成的作业,允许学生隔天补交,倡导教师面批面改及二次批改,及时反馈批改情况,对长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要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和辅导,必要时可以调整作业的内容和作业量,避免学生回家后因作业时间过长而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5、明确“六个严禁”。严禁使用未经主管部门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布置作业;严禁要求或组织学生购买未经审查通过的教学资料;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或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严禁超负荷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学生自批自改或要求家长代为评改作业;严禁使用侮辱、嘲讽言词或符号批改、反馈作业。

(二)加强睡眠管理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__〕__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具体落实要求。

1、明确学生睡眠要求。将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建立家校协同机制,倡导形成中小学生科学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小学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保障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2、规范学校课时管理。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的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确保学生午休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实施睡眠监测与干预。建立市、校两级睡眠监测机制,学校每两月开展一次学生睡眠情况问卷调查,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形成针对性举措。对长期失眠、睡眠质量不良的学生,要求家长及时送医就诊,接受专业诊断评估和睡眠指导。

4、构建中小学睡眠管理协同体系。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采用专项检查、双随机检查、纳入信用评价等方式,进一步落实培训机构晚间授课、作业布置等专项检查工作,确保培训机构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0:30,线上直播类培训活动结束时间不晚于21:00,且不得以任何形式布置作业。

(三)加强手机管理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__〕__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具体落实要求。

1、严格要求,细化举措。原则上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各学校要制定手机管理具体办法,明确手机进入校园的原则、程序和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避免简单粗暴的管理行为。

2、精准服务,优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在校期间与家长沟通的需求,以适当方式提供家长和学生联系的便捷途径,满足通话需求。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3、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各学校要将手机管理作为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通过开学第一课、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自控品质。每学期开学第一周要集中开展手机使用、管理专题教育。

4、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各学校要通过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向家长宣讲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加强手机管理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指导、鼓励学生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管理家庭公约,引导学生在家期间养成正确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家长应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言传身教,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约束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四)加强读物管理

本方案所称的“课外读物”是指教材和教辅之外的、进入校园供中小学生阅读的正式出版物(含数字出版产品),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教材〔20__〕__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具体落实要求。

1、坚持底线原则,确保进校园课外读物质量。坚持“凡进必审”“凡荐必审”的原则,建立和完善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机制,对于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或存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中所列举的十二条“负面清单”情形的课外读物,一律不予推荐和选用;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不得接受请托、谋取不正当利益。

2、增强图书馆服务能力,发挥主渠道作用。学校要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推荐目录,切实做好学生课外阅读需求调研,鼓励多方推荐,提升馆藏图书品质,充分满足学生课外阅读需求。加大学校图书馆课程建设力度,定期开展名师导读、读书沙龙等分享交流活动。设置图书角,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加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能级,有序引进数字出版产品,做好信息化时代新媒介阅读指导。

3、严格管理进校园课外读物途径,规范进校园渠道。有效管理各类读书活动,严格审核各类“读书活动进校园”活动方案,按照《管理办法》对相关书目进行把关。学校要严格遴选各类捐赠读物,按照《管理办法》加强审核,并报市教师发展中心备案。

4、完善细化管理规定,建立健全荐读机制。规范课外读物推荐环节,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学校组织专门工作组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初选、评议、确认、公示、备案等环节予以推荐。建立课外读物清查机制,定期对图书馆、图书角、学生自带书目进行清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

(五)加强体质管理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__〕__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具体落实要求。

1、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让家长和中小学生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3、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学生的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大课间活动时间不能少于30分钟,做好室内大课间活动的预案,每节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运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明确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并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4、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组织开展“全员运动会”“全员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体育教师定期开展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

5、加强健康生活管理。加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完善中小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每学期开展1次全覆盖视力筛查,确保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指导学生科学使用电子产品。实施健康生活项目,以学校为主体,调动家庭、学生积极性共同参与,通过健康教育、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心理疏导等干预方式,降低本区域学生肥胖率。

6、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和监测。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每学年发放一次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给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三、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形成多方联动的保障机制。建立以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__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综合教育科,具体负责“五项管理”的日常工作。联合卫健委、市场监管局等单位,齐抓共管,共同加强对学校落实“五项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形成工作合力。

2、细化措施,稳步推进工作落地见效。根据文件精神,修订、细化实施方案,指导各中小学制定校本化实施办法,细化实施措施,严格落实工作要求。召开“五项管理”专题会议,进一步细化问题排查、深化全员培训、强化责任落实,及时跟进专项调研,提升“五项管理”工作的实效。

3、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宣传教育氛围。开展主题教育,多层次多角度宣传科学教育理念,有效发挥舆论的引导功能,全方位开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学校策略宣传,努力破除“抢跑文化”“超前教育”“剧场效应”等功利现象,大力营造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氛围。

4、开展专项督导,提升管理工作实效。各学校责任督学定期开展“五项管理”随访督查,以校园巡查、推门听课、查阅资料、调查问卷、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及时反馈督查结果。各学校坚持问题导向,及时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及时进行通报、约谈;对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

关于全面落实中小学五项管理的实施方案 篇4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__省关于中小学“五项管理”(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县各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结合实际,制定__县加强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____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工作的相关通知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任务目标

聚焦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五项管理”领域薄弱环节,强化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责任,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具体措施

(一)严格作业管理

1、严格选用教辅材料。各学校要严格执行《__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使用工作的通知》(__教〔20__〕__号)规定,规范选用程序,坚持“五限原则”,减轻学生负担。

2、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各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周由班级各科教师协调,严格控制好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3、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坚持“精选、先做、全批、讲评”原则,精心设计学生作业;分类管理、因材施教,分层布置学生作业;严格控制学生完成作业时间和作业量,杜绝机械、重复的无效作业;提倡学校结合学情选编、改编、创编作业,重视学生纠错,提高作业效率;加强学校双常规管理、检查与考核;不使用手机布置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二)加强睡眠管理

1、保障学生睡眠时间。各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健康知识讲座、家长会等多种途径,积极向教师、家长、学生宣传健康睡眠和就寝时间要求,并引导家长、学生严格按要求落实。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要求教师科学适量布置书面作业,避免因学生回家完成作业时间太长,挤占睡眠时间。

2、严格学校作息时间。小学和初中冬季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50、高中不得早于7:30,夏季可相应提前15分钟到校;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有条件的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寄宿制学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3、合理安排就寝时间。中小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宣传引导,指导家长和学生科学制订周内、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学校和教师应告知家长,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教师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适当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寄宿学生由学校按要求落实就寝时间管理。

4、培养良好作息习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家校合力逐步培养学生良好作息习惯,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5、建立睡眠管理长效机制。各学校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形式,对学生就寝时间、睡眠时长、影响睡眠的因素等方面做充分了解,客观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本校学生睡眠管理措施。

(三)加强手机管理

1、加强教育引导。各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辩论会、板报、演讲、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让学生充分客观认识到手机对自身健康、学习、生活的利弊,引导每位同学从自身做起,提高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

2、细化管理措施。各学校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本校学生手机管理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在收缴手机过程中,如出现学生不予配合的,视情节轻重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3、加强家校沟通。各学校利用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把手机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告知家长,宣传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引导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4、建立学生与家长沟通渠道。学校要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等措施,热情做好服务,满足学生与家长的通话需求。

(四)规范读物管理

1、规范课外读物管理和推荐。各校成立由校长牵头,教导处、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图书室管理员、家长代表组成的课外读物管理工作组,负责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管理和推荐工作。对于《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十二种情形”的图书,禁止进入校园或推荐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学校图书室购买课外读物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推荐进校园的课外读物以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__年版)》(见附件)为主,必须坚持《办法》第四条“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符合第五条“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四个标准内容,遵守第八条推荐程序。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推荐、销售课外读物。各学校对于接受捐赠的读物,要明确读物来源,严格审查读物内容,上报教体局进行审核把关。

2、定期清查学生课外读物。各校对校园图书室、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学生书包读物对照《办法》中“十二种情形”进行定期清查,发现问题读物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各学校要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家访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止学生阅读,并指导家长按照“原则”和“标准”购买健康书籍。

3、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学校坚持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各学校对现有图书是否符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图书室、阅览室借阅管理方式是否方便学生借阅等进行自查整改。各中小学坚持“五育”并举,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4、加强学生电子读物管理。各校要加强对学生电子产品使用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各项电子、数字读物阅读活动,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对中小学生的毒害。

(五)加强体质健康管理

1、加强体质健康教育引导。各校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向家长和中小学生普及健康知识,宣传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各中小学校要落实《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__政办发〔20__〕__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刚性要求。定期组织体育教师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内容的学习培训,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教研,开展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技能,保质保量开齐上好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3、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各校组织开好春季趣味运动会、秋季田径运动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设计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品牌活动,做到“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组建各类体育运动社团,并定期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各社团的积极带动作用,以点带面,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让每位学生在掌握基本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掌握1—2项专项运动技能,丰富课余生活,提高身体素质。

4、落实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各学校要把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长期重点工作,作为学校健康教育重点内容,常抓不懈。定期给学生讲解爱眼护眼相关知识,及时纠正不良读写姿势和习惯,指导学生规范做好眼保健操,缓解用眼疲劳。落实一学期1次视力筛查并建档,研判学校学生视力防控水平并做出针对性应对改善措施。

5、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各校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__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认真落实。组织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和健康体检,规范检测方法,确保检测数据的客观真实准确,及时上报检测数据,向家长反馈检测和体检结果,加强对学生的测试及体检结果数据分析和运用,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6、夯实学校主体责任。各中小学校要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建立副校长分管主抓、班主任负责制,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体质健康管理、监测专题研究。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和家长介绍疾病预防、营养均衡、预防肥胖等健康知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关注自身健康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四、工作要求

(一)坚持问题导向,落实清单管理。各中小学进一步建好“三个清单”(具体内容见《__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落实中小学“五项管理”规定的通知》)。一是在学校层面建立“问题清单”,对照“五项管理”文件要求,把准本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典型问题,确定20__年重点推进解决的问题。二是在年级与处室建立“任务清单”。根据“问题清单”,综合考虑本年度落实“五项管理”、“双减”等工作,确立并分解下达本年度整改提升工作的重点任务。三是在教师层面建立“负面清单”。围绕“任务清单”内容和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建立“负面清单”,为一线工作建立行为红线、保障正确方向。

(二)坚持定期自查,落实细化管理。各学校成立“五项管理”工作小组,研究并制定学校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细则,围绕“三个清单”,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及时解决学校“五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设立“五项管理”监督电话,畅通家校沟通渠道,主动接受家长和学生的监督,细化管理,确保以务实的举措落实落细“五项管理”工作要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坚持严格考核,落实督导问责。县教体局、县政府教育督导办将通过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抽查,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师生和家长问卷等多种形式,对各学校“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的督导检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日常工作检查和学校年终考核,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学校及个人,按照相关要求严肃处理;对造成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通报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关于全面落实中小学五项管理的实施方案 篇5

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以下简称“五项管理”)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和重要行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__〕__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__〕__号)等文件精神,为全力推进我区“五项管理”工作,全面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____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充分认识“五项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市教委有关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确保“五项管理”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全覆盖、齐步走,将“五项管理”的具体要求和育人价值渗透进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提升教育教学服务能级,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促进区域教育生态的优化和改善。

三、工作要求

一是严格对标落实。主动对接教育部、市教委出台的相关文件要求,主动对标“五项管理”实地督查45项要点,确保落实到位。二是分层分类实施。根据学段特点和学校情况开展分类实施,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分层指导。结合全员导师制、家长学校等形式,探索特色化实施路径和方式。三是集中攻关突破。抓住作业管理是“五项管理”工作的核心关键,把作业管理和课堂教学改革加以统筹,聚焦学校作业管理制度、作业设计与指导、校本作业体系优化等重点领域进行研究实践。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手机管理

核心任务是要规范学校手机管理,限制带入校园。一是细化管理制度。学校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手机管理具体办法,明确手机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的保管装置。学校在校内设置固定电话,或者通过班主任沟通热线保持家校联系,做到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二是加强教育引导。学校要依据学段特点做好分类指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的管理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三是做好家校沟通。学校将手机管理要求告知家长,通过政策讲解、家长培训等方式,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家长做好学生手机管理和上网管理,为学生生活和学习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加强睡眠管理

核心任务是要保障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分别有10、9、8小时的睡眠时间。一是规范上午上课时间。严格执行小学上课不早于8:20,中学上课不早于8:00,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二是优化课程管理。学校将午休时间排进课表,午休时间不少于30分钟。将睡眠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主题教育、综合实践、项目化学习等活动中。三是实施监测管理。学校告知并督促家长保证学生按时就寝。建立区校两级学生睡眠状况监测机制,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睡眠监测,对发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举措。对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指导并调整作业量。四是组织专题指导。结合主题班会、家长学校、全员导师制试点等工作,开展学生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制订健康科学的家庭作息时间表。深化医教结合,组建专家队伍,指导每所学校科学干预睡眠问题,提高学生睡眠质量。

(三)加强读物管理

核心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防止问题读物进校园。一是落实审核管理。学校作为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推选、审核工作。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教材〔20__〕__号)的相关标准与程序,按照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单对学校推荐图书进行清理。二是完善日常管理。学校要建立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报备制度,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严禁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行为。三是加强图书室(馆)建设。学校要加强图书室(馆)建设,定期更新图书,提高图书室(馆)的使用率。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四)加强作业管理

核心任务是严控书面作业量。一是严肃工作要求。严格落实作业布置和批改要求,严控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做到全批全改,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指导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二是加强学校管理。作为作业管理的实施主体,学校要加强对作业的系统设计和规范管理,并在实施中不断优化。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合理安排作业总量的方法,坚持教考一致,探索建立中小学生作业动态调整机制。三是优化专业指导。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对教师就作业设计、批改反馈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探索优质资源共建,切实提升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

(五)加强体质管理

核心任务是落实国家规定的课程、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天锻炼一小时、近视眼防控和体质健康测试制度。一是落实课程要求。20__学年新学期开始,小学阶段学校每班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鼓励初高中逐步增加课时,合理安排并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各1小时,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和校园体育活动。二是加强课堂教学。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并通过体育课、体锻、竞赛等,增强家长和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加强近视眼防控。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建立中小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落实每学期2次全覆盖视力筛查。四是完善体质健康监测。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报告制度,帮助学校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查找教学薄弱环节。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健全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指导-保障”闭环体系。

五、保障机制

(一)联动管理机制

区教育局成立“五项管理”领导小组与五个专项工作小组。教育局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局长担任工作小组组长;学校成立由校长领衔的“五项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编制学校实施方案和制度,形成责任清单,有序推进工作落实。根据区域主导、学校主体的原则,形成区教育局、教育学院和学校上下联动管理机制,确保“五项管理”落地见效和常态化实施。

(二)协同育人机制

加强教育引导,通过告家长书、家长会、家委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和家长充分知晓“五项管理”的要求,引导学生和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有关工作。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沟通,促进育人合力的形成。

(三)督导评价机制

加强对中小学的监督指导,确保管理工作落实落细。将“五项管理”工作列入年度教育督查重点项目,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全覆盖督导,每月到校督查。“五项管理”专项督查结果与校长年度考核、学校办学绩效考核挂钩,同时建立问责制度,对“五项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相关规定严肃问责整改。通过信访平台,受理群众举报。

六、工作安排

根据工作目标和任务,通过组织动员、宣传引导、督导反馈和问题整改等推进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的落实,具体安排如下:

(一)第一阶段:20__年__月至__月

工作重点:学习动员,制订方案,梳理典型,迎接督查

区教育局组织召开全区中小学“加强‘五项管理’工作专题推进会”,传达教育部与市教委专题会议精神,部署区域推进工作的安排;制定“五项管理”专项督导方案,组织责任督学对中小学进行全覆盖督查;指导各校及时梳理相关数据和典型案例,分学段开展经验交流;做好迎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五项管理”实地督查工作。

各校召开专题会议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培训和动员,对照“五项管理”工作要求开展自查自评;依据市、区相关工作文件要求,制定学校“五项管理”实施工作方案,并且报区教育局备案;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实际,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五项管理”的规定和要求,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自控品质;召开家长会,并通过告家长书形式,向家长介绍本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同时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家校沟通纽带作用,提升家校共育合力。

(二)第二阶段:20__年__月至__月

工作重点:完善制度,督查整改,结果应用,持续推进

区教育局结合开学工作,对学校“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召开阶段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区教育督导室落实日常督导,采用校园巡查、推门听课、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开展每月一次专项督查,形成区域“五项管理”实施专题工作报告。

各校根据上级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学校“五项管理”实施工作方案,完成教学时间、课程安排和学校活动等工作调整,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根据“五项管理”要求,修订、完善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将“五项管理”要求渗透到教育教学各环节;针对“五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认真地整改,做到把“五项管理”纳入学校常态化管理,有部署、有考核、有检查。

关于全面落实中小学五项管理的实施方案 篇6

20__年以来,教育部、省教育厅相继出台文件,对加强中小学生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管理(以下简称“五项管理”)作出部署。为全面推动“五项管理”工作落地见效,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党的__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尊重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按照属地管理、部门协同、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原则,努力从“小切口”推进“大改革”,切实引导中小学校、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转变育人观念,持续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任务

(一)手机管理

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学校出台加强手机管理相关举措或办法;明确手机统一管理场所、配备装置并有经费保障;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网络净化和游戏管理。

各中小学校制定手机管理以及带入校园申请制度;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并与学生家长一起,对学生合理使用手机进行教育引导;严格执行学生手机不得带入课堂规定;学校有手机保管装置和手机保管责任人;规定并严格执行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并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二)作业管理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学校完善作业管理细则,将作业管理纳入县域义务教育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设立监督电话和举报平台,及时改进相关工作,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布置作业;教育督导部门要将作业管理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教研部门定期组织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并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

各中小学校年级组、学科组统筹协调作业总量,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

评价制度;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分层布置作业,布置的作业禁止有超纲现象;禁止把做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根据不同年级严控书面作业量,教师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禁止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三)睡眠管理

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个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个小时。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得随意延长在校学习时间;寄宿制学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严格执行校外培训机构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睡眠管理科普宣传;将睡眠情况纳入区县体质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会同相关部门,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线下、线上网课平台、网络游戏时间进行严格管理。

各中小学校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广泛开展睡眠管理宣传,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严格执行上午上课时间,禁止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建立家长反映意见的渠道,告知并督促家长保证学生按时就寝;寄宿制学校合理安排,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四)读物管理

学校要对进入校园的课外读物进行遴选、审核、推荐和把关,对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和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读物资料,一律禁止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对进校园的课外读物监督检查制度和校园课外读物推荐报备制度;将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纳入区县教育部门日常工作和教育督导部门督导范围;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并开展评选、表彰等活动;对课外读物进校园违法违纪情况进行处理。

各中小学校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单,对校园推荐图书进行清理,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成效;对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现象以及对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行为进行有效管控;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程序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推荐目录向学生家长公开;开展读书节、书香校园等阅读活动。

(五)体质健康管理

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帮助每位学生掌握l—2项运动技能;按照国家要求每学年开展一次学生健康体检、一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质测试优良率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把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考核体系以及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考核体系;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定期向党委、政府定期汇报本区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全员参与的体育类训练、竞赛和活动;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工作;设立监督电话和举报平台,及时改进相关工作。

各中小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配齐体育专兼职教师;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制订针对雨雪天气的相对静止的室内体育活动计划;学校开展全员运动会、体育竞赛等活动;做好学生近视防控,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每学期开展2次全覆盖视力筛查;对近视防控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有推进举措;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并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给家长。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效。各区县要充分认识“五项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顶层设计,压实责任,周密部署,聚焦工作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攻坚突破,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措施、有考评、有实效;各中小学校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落实工作举措,责任到人,做好组织实施。同时,要结合实际做到“一校一策”,确保“五项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宣传发动,确保形成氛围。各区县要加强部署,通过当地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方式对“五项管理”的相关文件精神,具体要求进行集中宣传。要加强典型经验和有效成果的宣传推广,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知晓面和影响力。各中小学校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实际,通过国旗下的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五项管理”内容,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自控品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加强家校合作,确保形成合力。各区县要指导学校结合实际,健全完善家校联络制度,凝聚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各中小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致家长的一封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倡导家长主动用阅读、体育运动等正能量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为孩子健康成长树立榜样。

(四)加强督导检查,确保落到实处。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相关业务科室之间要建立部门联动、专题调度以及问责问效等工作机制。将“五项管理”工作情况纳入对学校年度考核内容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重要内容;要建立“五项管理”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或举报平台,及时掌握和改进相关工作。要通过明察暗访、通报整改等方式,将“五项管理”作为常态化监管重点。要组织责任督学采用校园巡查、推门听课、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做到一月到校督导一次,切实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各中小学校根据学校实际以及教育督导部门和责任督学提出的问题和意见,立行立改,确保“五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